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学说争鸣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就业周"基层就业"再聚焦:户口与"舞台"谁更抢眼
来源:工人日报     2006-4-17 11:34:00
 
 专家指出,引来凤凰、产下金蛋,仅靠一两项优惠政策还不够,更应创建让人“感到充分的尊严”的制度环境。

 “虽然第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的现场招聘会才开始,但我在网上投的几份简历已经有了回音。”正在天津寻觅工作机会的河北经贸大学应届生王春阳告诉记者,他和同班的几个同学是冲着天津的 “不受进津指标限制”而来的。 天津日前宣布,为吸引人才,凡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优秀毕业生,在津有接收单位的,均可来津就业、落户。此前,福建等地也先后传出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指标的消息。来自企业的反馈显示,这一举措已成效初显。 近年来,进城指标已给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带来了指标交易等诸多问题,也使人才和企业双双受害:为了指标,许多毕业生不得不进入专业不对口的行业,不得不接受微薄的薪水;企业则不得不面对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拿到户口便跳槽的问题。而在相对欠发达的城市,进城指标更成为吸引人才的障碍。 “放开进城指标限制,可以大大增加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沈荣华24日对记者说。而“引进人才数”、“人才流失数”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数。 但是,专家同时指出,仅仅依靠一两项政策来吸引人才是不够的。对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而言,引来凤凰、产下金蛋方为根本。

 资料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人才流出量是流入量的两倍以上。新疆近年来调往内地的专业技术人员高达两万多人,甘肃每年在外地高校培养的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回归率只有40%。广西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阎世平列举了“留不住人”的原因:没有建立公平的人才激励机制;缺乏发展事业的物质条件;管理混乱,制度缺乏普适性。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孙健敏表示,人才不是光引进来就行了,还需要一套制度为他们搭建合适的“窝”。这个“窝”不光是硬环境,更重要的是软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把本职工作做好,都能感到充分的尊严。要给人干事业的空间,使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成事。” “热热闹闹引来人才,冷冷清清对待人才,无用武之地毁了人才,这不仅违背了引进的初衷,延迟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是对人才的浪费。觉醒之才,终会流失。”专家分析到: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人才资源经济效益系数仅为0.68,即一个人实际上只发挥了0.68个人的作用。 “这样的环境不改变,好种子就难以发芽,优秀人才就会流失。”沈荣华说,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人才固然重要,但更要营造一整套良好的制度环境,包括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政策只能管一时,好的制度才能长期发挥作用。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