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晴天有云 幸福的人不远行
|
来源: 榕树下 2006-4-20 19:02:00 |
|
晴天就接到苏芸的电话,催她赶去某酒吧,成斯晨已经醉得不可收拾。晴天也不能肯定自己有没有或者会不会爱这个男人,她在送他回家之前,一直都想不通,他有什么好?可苏芸一直夸他,她总说,如果你能嫁这样的老公,将来就不愁什么了,况且,你不是一直想出国吗?成斯晨就是最好的选择。她明白,都是苏芸的安排。 她替他脱掉外套和鞋子,扶他睡在床上,心里不放心,就靠在床的另一边陪着。不想,竟也睡去了,做了很多梦。 成斯晨不记得自己喝醉了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可是嘴上说的,说给苏芸听了,顶多伤害她的耳神经;如果做了什么,那定然要是拿一生去还债的。晴天只陪他一个晚上,并给他买了一顿早饭,就心里热热的,觉得就已经是他的妻子了。成斯晨见她,她就红着脸。他们好象只有走结婚这一条路。什么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他的头脑一觉醒来就突然变得很简单,觉得也没什么不好,既然苏芸认为那样最好,那样就最好了。 那样最好 即使那样是最好的,可认为最好的人也只有一个人,苏芸。 只因为忙出国的事,让人忘了很多比较起来相对不够重要的事。 晴天知道,出了国,情况就完全不同。如果相互扶持,就会培养出好的感情,患难见真情,虽然很土,但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自己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成斯晨知道,有一些一辈子都不可能有结果的事,就不要让它开花,开了花就惹人眼,不好收场。所以出了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互不相见,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有事情可以做,有书可以读,有一个人陪在身边,并且足以信任,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于是“挑剔”一词,在出国这件事情面前,因此变得微不足道。 签证下来的一天,三个人坐成一圈,在一家小而精致的饭店里庆祝。桌上摆很多小碟子,小碟子色彩不同,样式也各不相象,配着菜肴,看上去很可口。一边有几瓶开了盖的啤酒,等人去喝,不然,就释放泡沫提醒人去喝。 这个时候,成斯晨注意到墙壁上有一个凹陷的方框,嵌着一幅临摹的油画。好象原先这里是一扇窗户,现在不需要了,就封闭起来,用画框挡住,让人忽略窗子曾经存在。画框在光线作用下,有金属的质感,忽明忽暗暴露出美的曲线。四周爬满了仿真的长青藤,缠绵不已。往下,在窗台的位置,摆一瓶假的红玫瑰花,一样做得逼真,花瓣很多层,上面还有凝聚的假的露水,反射出来它疲累的脸上的怅惘。窗子不再是窗子,画只是印刷品,塑料的画框假装金属的模样,藤枝扭捏,花朵儿则羞涩地不愿肯定自己。 晴天此时也望着这幅景象,她觉得自己慢慢慢慢地,就已经嵌在墙壁里,做了窗子的替代品,并且在这个有着一些喜庆之意的夜,旁观他人的幸福。 苏芸兴奋地宣布一个好消息,自己不久也会去多伦多定居,她的丈夫已经在那里找好了工作,全家可以移民过去。她微微笑着,宛若一大朵静静绽放的白色蔷薇,并且在这个有着一些喜庆之意的夜,成了主角。 是吗!太高兴了,我们来庆祝!为我们大家美好的将来,干杯!成斯晨非站起来不能宣泄心中的情感。 晴天的反应也很快,她跟着举起手里的杯子,看见他眼里的光芒,心里突然充满了恐慌。 晴天的恐慌 飞机起飞的时候,晴天恐慌地发现自己忘记带那一条彩色的围巾,她忐忑地抓着身边的成斯晨,希望他能带给她一点安全感,可是这个时候的成斯晨也突然再一次失去对颜色的判断能力,眼睛里的一汪水变得浑浊。他们互相望着。晴天终于不可思议地嚎啕大哭,被飞机引擎的轰鸣淹没。 晴天的恐慌是有根据的,她在很久以前,第一次看见那种眼神,她就开始恐慌。 那种眼神其实很简单,它属于一个人望着另一个人,象一汪清水,泛着绿波,水底还有柔软的水草摆动,绵绵的,哪怕高兴也好,失望也好,这一汪水不枯竭。 成斯晨望着眼前的苏芸,以及她嘴角藏不住的得意。 苏芸乐呵呵的介绍自己女儿的照片给他,她只说了一句,看,这是我女儿。 于是,这一汪水里猛然翻起失望,正如一艘满载宝藏的巨型轮船,迷路,触礁,下沉,把所有的希望和期待统统拖下水底,最后化作无数泡沫,浮升到水面上。 苏芸看着小艺然一周岁的生日照,思绪也就跟着回到当时,顾不上别人的失望。 这一切,晴天全看在眼里,她看见成斯晨微微打颤的支撑腿往后倒退了几厘米,就是几厘米,她还看见他的手下意识地抓紧了苏芸的椅子靠背,当然最令她恐慌的,的确是那一汪不平静的水。 为什么会是现在这种场面?为什么我要恐慌? 晴天常常想起那个场面,但是心底的恐慌却渐渐退去。习惯了一样东西,就不再害怕。她想可能自己理解错了,她有的不过是一种女人很基本的情绪,忌妒。“一个年轻的成功的女人若不遭人忌妒,就会被仰慕,极少有人对这样的女子没有情感,无论男女。”因此忌妒是从她对苏芸的仰慕里剥离出来的,那么自然,无可指责。
|
<<上一页 下一页>>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子前程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