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素质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从大学生就业难反观基础素质教育方法
来源:中国网      2009-3-13 9:04:00
 

进入3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热题,但是对于长期“浸泡”在应试环境中的大学生来说,应用和实践能力差成为阻挡就业的主要难题之一。能力的缺失对学生和企业都造成了损失。社会呼吁,中国英语教育对能力的培养不要停留于表面,能够切实落在实处,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比往年更显严重。国家为此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但记者从人才招聘的部门了解到,就在很多招聘单位放宽条件的情况下,仍有还能多大学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

相关人士指出,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题除了经济环境压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高。近几年,招聘单位已经从单纯的看学历,转向了重视应聘者的能力。因此,当前大学生的应用和社会工作能力差的整体现状凸显出来。能力缺陷成为如今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绊脚石。

教育专家指出,造成大学生能力差的原因不能仅归于大学教育,而是基于我国整体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我国,适龄儿童从入学开始就接受了应试教育,所有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成果的最终展示就是考试分数。中国素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之说。可见在中国的教育中分数的重要性。但在狭隘的教育目标、单一的教育手段指导下,孩子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忽略。

有专家指出,当前,世界各国公认,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创造力和协作力,然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宽松、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氛围。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封闭禁锢环境中,孩子成了学习的奴隶,没有发挥创造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权利。教育专家发现,在应试环境下学习的孩子,在进入大学没有专人指导学习后,普遍会出现不知道如何学习的现象,这正是应试教育只学知识,不学方法的严重后果。少儿英语教育专家sally指出,应试教育的硬伤亟待弥补,把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势在必行。

纵观世界教育,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公认的教育重点。同时国际教育研究发现,能力培养的最关键时期是儿童时期。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都在儿童阶段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国内教育界也提出过一系列解决应试教育的措施,但是,基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陈旧,措施无法落到实处。“美国小学”少儿英语教育机构瑞思学科英语。它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去学习学科知识,同时注重学习力、创造力、协作力等全方面能力的培养。瑞思“美国小学”引入原版美国教学课件和教学理念,在教案制作上考虑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列入教学的参考因素,利用项目管理的课程安排方式,形成团队分工合作模式,大大提升了孩子个性创造的空间,同时培养了孩子协作和领导能力。“美国小学”的教学模式弥补了应试教育的严重缺憾,让孩子把学习转变为能力,进而成为一种习惯,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终身受用。

能力教育不仅是关乎孩子就业,而且关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美国小学”的引入从根本上为中国教育提出了能力教育的推动和示范。对我国形成系统整体的能力教育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