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情感地带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挥挥手,作别我的校园
来源:南方日报     2008-6-18 9:46:00
 
挥挥手,作别我的校园
挥挥手,作别我的校园
散伙饭,最后的狂欢。

  6月的校园,正值离别季节。几年前初入校门的懵懂者,如今就要收拾行囊,独步天涯。大学4年,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即将成为往昔和回忆。在即将告别的时刻,大学生们如何度过这最后的悠然时光?在校园行走,带着留恋?拼命找工作,为了生存?牵着情人的手,无语泪千行?我们走进深大校园,看学子们的毕业时光,感受他们的

  毕业心情。

  最后的校园生活

  方壮鸿是深圳大学法学04级的学生,如今还在校园内的他,生活遵循着没有规律的规律生活:上午睡觉,下午出去上班,晚上七八点左右回到校园,12点睡觉。这是比较常规的毕业生生活,与此同时,他的同学们还遵循着正常的学生作息:大清早起来看书,去自习室占座。对于这群未来的法律从业者来说,9月份的司法考试至关重要:成败直接决定着你能否踏入司法界。

  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方壮鸿目前已经在一家公司实习,作为退路,户口和档案也已迁移出学校,但是他仍然对公务员抱着很大的期望。方壮鸿和他的同学们,觉得法律系应届生最好的出路就是考公务员,于是一个个都是有考必去。从去年年底开始到现在,他们已经参加了5场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公务员考试、两场深圳雇员考试、一场深圳公务员考试。尾随而至的将是9月份的司法考试。

  在方壮鸿们为了种种考试殚精竭虑的同时,同届毕业的刘恩杰已经开始上班了。因为在佛山的一家五金厂上班,刘恩杰的生活是典型的工厂管理者的生活状态:准时上下班,遇到订单多时需要加班。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应届生杨佳曼,已应聘到了东莞的一家床上用品公司做见习主管。应公司的要求,处于见习期的她要到超市进行体验,类似于推销员,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9时到晚上9时,中间有两个小时的吃饭时间。这样的节奏,让佳曼觉得很充实。

  在深圳大学的校园里,离愁似乎还没完全弥漫,毕业生和在校生,都一副眼光明亮目标明确的样子。在深大宿舍区桂庙的一家小甜品店,中午来聚会的人寥寥无几,老板说晚上的人相对比较多,一群人围坐一个桌子聊天的大多是大四的,“也不是很多”。

  未来在心中

  大学毕业了,未来的路到底该走向何方?如同一道考题,横亘在每一个大四学生的面前。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绩也颇优秀的方壮鸿和刘恩杰,都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自我创业,做一个成功的商人。

  方壮鸿认为,法律会对自己的创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他很好地避免法律陷阱。但在没有具备创业的实力前,他仍将准备各种级别的公务员考试,而最好的选择就是去街道办。因为街道办处于政权的最基层,一级政府的管理面比较宽,社会接触面广,如果想在公务员系统继续发展,就应该从基层干起;而另一方面,现在做生意,很多时候讲究的就是社会关系,基层公务员接触面广,社会关系网宽,也有助于将来创业。至于工资的高低,倒不是方壮鸿目前考虑的问题。“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暂时的利益得失并不重要。”这个年轻的毕业生似乎没有时下很多年轻人的焦虑,他很明白,在毕业的初期,就是一个蛰伏铺垫的过程。只要有目标,一切都会有可能。

  女生杨佳曼同样对自己的前途非常清楚———出国去读MBA,为了这个目标,答辩前她一直努力准备着雅思考试。由于国外的大学比较注重实践能力,佳曼决定工作两年后再出去,既不考虑定居,也不是想去镀金,只是想出去开阔视野,感受一下。“对于未来,没有茫然,因为自己每走一步之前,都会有确定的目标,只要目标明确,就不会那么迷茫。”

  杨佳曼的同系同届校友刘恩杰,坦言自己在前进的路程中有很多迷茫,有很多怀疑,但是这并不影响坚定的信念:“自己现在所走的路,都在通向那个目标,这就足够了。”

  四年时光,各有所获

  5月上旬,深圳大学的各个学院开始进行论文答辩。“论文答辩那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毕业了,也开始体会到了离开的惆怅。”在方壮鸿看来,论文答辩是大学4年的一个总结。“论文没答辩前,总是感觉还有事情没干完,论文答辩就是大学4年的总结,论文答辩完,大学生涯就是彻底结束了。”

  每一个人初进大学时,都有着诸多的计划和美好的人生理想。4年时光眨眼即过,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学子们不得不思索:大学给了自己什么?自己又留给了大学什么?

  曾经做过多年团委工作的刘恩杰说,大学4年里,学校具体留给自己什么,不是很清晰,但是大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让自己树立了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自己又给大学留下了什么?曾担任深圳大学拓展训练营营长的他,自信自己留下了很多。拓展训练营通过体验式的培训,给新的学生干部营造了一种氛围,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社团活动颇多的杨佳曼则表示,大学4年,从专业知识来说,其实感觉学到的不是很明显,但是大学给了自己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自己开始学习去沟通,组织、策划一些活动;同时还培养了思维能力,与社会接触的能力。“在这个层面上,认识了不少的学长和朋友,他们是未来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我非常珍惜这一份友谊。”

  轻微离愁,藏在心底

  在深圳大学的校园里绕行一周,都未能感觉到如内地高校临毕业前空气中的浓郁离愁,但毕业生们还是无一例外地表示自己对学校有着极深的留恋。方壮鸿告诉记者,深圳大学的生源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深圳本地人,一种是粤西等省内学生,他们大多在深圳有亲戚。比如,刘恩杰就是深圳本地人,而方壮鸿、杨佳曼与深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父母都曾在深圳工作,后来调离了深圳。从骨子里而言,他们报选深圳的大学,是延续了父母对深圳的情感。

  之所以不那么离愁满怀,是因为大家日后相见比较容易。深圳大学毕业的学生,几乎都在深圳工作创业,毕业了还能经常见面。“像我的师兄们,毕业后还经常回学校来,和我们一起吃饭。”杨佳曼解释说,在很大程度上,离愁与自己以后还能返回那个地方的几率有关,大学期间她曾在上海实习了几个月,“离开上海的时候,我就明显很惆怅,因为感觉到以后不会再有很多机会去上海。”

  呆在校园中的方壮鸿,也没有感觉到明显的离愁,偶尔在老乡和朋友请客吃饭时,心里会涌起阵阵心酸。毕业后的他,决定在校园周边租房栖身,恋在校园风景中。

  在工作中,刘恩杰多与工人打交道,因此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于是不由自主地怀念起校园和同学,为此每隔两周,他就要回一趟学校,“回去了心里就安宁了。”

  他们都认为,在深圳这个城市的环境熏陶下,大学生们都非常务实,他们很早就已接触社会,提早面对现实,所以头脑冷静而清醒,不会去渲染伤感,大多会平静地离开。“把伤感放在心底,带着希望上路”、“固然有伤感和不舍,但是未来的发展更重要。”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