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类APP进入课堂,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中的教学途径和辅助工具,已非鲜见。但由于公立校教学场景的特殊性,教育类APP进校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赛道玩家增多,监管也开始趋严趋细。
近日,教育类APP监管再升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要求各相关机构要在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对现有教育移动应用的备案工作;2020年2月1日起,公共服务体系将向社会公众提供备案信息查询,接受社会监督。
与之前监管规定不同的是,此次针对的不仅仅是中小学课堂,还将目光直接对准了高校内管理服务类教育app泛滥问题。教育部同时印发的《高等院校管理服务类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在2020年3月底前完成管理服务类教育移动应用的清理工作。治理行动的对象为高等院校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和广大师生工作生活的管理服务类教育移动应用,学校自主开发、自主选用和上级部门要求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均包括在内。
监管趋严趋细,新玩家入局趋难,赛道已达整合期。学习类APP进校路径如何生变?政策还将在何处实现补齐?资本又将如何布局赛道?
强监管下,争先进校为哪般?
实际上,自教育类APP开始大张旗鼓杀入公立校时,监管政就已经有了积极补位,存在问题的机构与产品随即无处遁形。早在2018年11月26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就明确提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面向中小学生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培训教育活动机构的备案工作。
2018年底,作业盒子被人民日报点名,曝光其诱导学生充值、暗含游戏等问题。当时的报道详细指出:“作业盒子的签到和学习卡环节设置需要充值,APP内购太多;买了180天英语课,没用到一个星期课程入口就已不见;改错题要用体力值,体力一用完就不得不充会员或购买体力卡才能继续改错。”
今年1月2日,教育部继续出台《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通知强调要开展全面排查,凡发现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立即禁用,同时要求引入学习类APP的学校严格控制数量,防止影响正常教学。
新规下达后,作业盒子方面耍了“小聪明”,其宣称已走进全国7000所学校,率先完成了在中央电化教育馆的审核备案工作,还获得国家教育资源体系首批资质认证”,不幸的是此举很快便遭遇“打脸”。中央电教馆随后实名“举报”该消息为不实,称作业盒子还处于自查阶段。今年2月初,作业盒子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曝光,成为江西省清理的15个违规学习类App之一。当月底,“资金链断裂”等相关言论更是甚嚣尘上,作业盒子已深刻体会到前路寒凉。
对比商业机构的高客单价,进公立校似乎是“赔钱赚吆喝”;比校外还有更加严格的校内教学监管,更高的合规成本;教育类APP机构竞相涌入公立校到底意欲何为?
“实际上,教育类APP进校,对于机构及校方来说,都是互利的。”洋葱学院(原洋葱数学)联合创始人及CEO杨临风在采访中对蓝鲸教育表示:对于合作学校而言,如果只是革新了教学硬件设施,没有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师生互动关系也没有发生变化。每个孩子的参与度依然很低,这些都不符合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求的有效数字化融合。加之信息化时代孩子的思维更加发散,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能够让孩子更感兴趣、更坐得住,成了学校和老师的考验。另外,老师的精力有限,很难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而好的学习类APP,可以“去教师中心化”,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师。
“对于机构来说,进校意味着拥有了学校学生稳定的广阔市场,同时各个学校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持续使用,也能够将大量的学习使用效果反馈给机构方,能够让机构更准确地促进产品更新迭代。”杨临风说,在获客方面,口碑是第一要义,同时还要培养起用户的使用习惯。
赛道已进入洗牌期,跑通变现模式实为破局之道
“目前,进校的教育类APP赛道已经进入到整合期。”赛伯乐投资集团教育产业基金合伙人程子婴对蓝鲸教育表示,教育部关于教育APP不得聘用公立校教师;平台每位教师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APP中不得出现商业广告等等政策监管,使得进校的教育类APP合规成本有所提升。加之,赛道内头部机构已经基于团队基因和业务方向占领了较大市场份额,新玩家想要入局可谓不易,而在资源及市场极力像头部机构靠拢时,跑通变现模式并实现盈利,才是破局之道。
据蓝鲸教育了解,目前进校教育类APP的盈利模式分为三类:第一种是进校时免费或者价格较为低廉,通过校内课堂使用情况,培养用户使用习惯,从而实现流量引导,让学生在课后继续付费使用自己品牌相关的课程产品;第二种是由学校付费购买,作为课堂补充及辅助教学手段,统一安排学生学习使用,外包的机构主要提供诸如外教双师教学等相关教学解决方案;第三种是管理服务类教育app,可以面向学校方提供教学硬件、题库师资培训等一站式解决的系统集成教学方案。
今年以来,前两种模式均有代表机构获得投资。比如在今年4月,K12在线教育品牌洋葱学院(原洋葱数学)宣布完成3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春华资本领投、昆仑万维等新老股东跟投,光源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而本月初,为公立校和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在线外教口语课程的教育品牌微语言宣布完成5000万元B轮融资,鼎晖投资领投,老股东新东方等跟投。微语言创始人兼CEO朱春娜曾在此轮融资后表示:在探索过程中,微语言也曾尝试B2B2C的转化,如今将聚焦To B领域。
“实际上,从投资方角度看,入局进校类教育APP赛道都是基于不同的思考。”程子婴表示,作为产业资本方,投资教育类APP赛道或基于建设产品生态,补足赛道空白等考虑;对于VC/PE方来说,会更看中标的机构及产品是否已经形成自身壁垒,市场占有率如何;最重要的是,是否跑通变现模式完成盈利。
多鲸资本教育研究院负责人汪恒也对蓝鲸教育指出:“从政策方面来看,在教育产业化加速趋势和基础教育普惠公平要求的双重影响,监管部门对于教育类app的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合规成本明显上升。单就教育类APP本身来说,早期关注点在各类运营数据,以验证公司产品市场和赛道的刚需程度。到了后期,肯定优先考虑的是教育类APP变现能力。”
但对于如何跑通变现模式,一位资深教育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蓝鲸教育采访时表示:目前教育类APP面临的发展瓶颈是,还没有形成商业闭环,主要表现就是变现难。“教育类APP变现有toC和toB两种途径,toC会受到监管限制,toB需要找到突破口。目前教育类APP实现toB变现的主要来源,是教育信息化经费,教育信息化有成熟的市场,这不失为一个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