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刘海明:防控近视,最重要的是什么?
来源:     2018-8-29 17:35:00
 

文/刘海明  著名评论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有时候,“世界第一”也是种沉重负担。这类“荣誉”,通常不请自来,甩掉更难。比如,最近咱们国家不小心就成了近视率的“全球大哥大”,近视眼人数已多达6亿,其中青少年近视率就约70%。并且,近视发生的年龄越来越小,高度近视的比例逐年上升。

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摘掉近视率“世界第一”这顶帽子,需要全国有所行动。8月2日,教育部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学校切实减轻学业负担,从书面作业预留到时间限制,都做了规定。《方案》提出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这个“玄言的尾巴”,引起网络舆论广泛关注:“这也太具体了吧政绩考核指标也太细了。”“估计又是一波让人窒息的操作。”“又一个让人窒息的操作,赶紧修改视力表吧,立竿见影。”

时至今日,有关近视的成因,全世界医学领域尚无定论,普遍认为“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和“缺乏户外活动”是主要诱因。教育部门重视近视的防控值得赞许,减轻学业负担也颇受舆论欢迎,捎带强调纸质作业,变相否定在线作业,给人因噎废食的感觉。

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的视力有影响,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影响和二十年前人们担心使用手机会不会伤害脑细胞一样,有影响不等于会致癌,当前脑癌发病率在上升,没见谁再呼吁弃用手机。在线作业的“危害”,也该杞人忧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