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测绘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修订草案二审稿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国家版图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4月25日光明日报)
国家版图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国家疆域的认知、认同和自觉维护的意识。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做好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国家版图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用上级部门要求,也会把工作做得很好。反之,即使上级有要求,学校不主动作为,应付了事的情形也是常见的。
我所在的学校教学楼兼办公楼的大门厅里,原来摆放着一只很大的设计精美的地球仪,存在好几年了。师生每天数次进出门厅,都会看到它。很多时候,我还看到这样的景象,几个孩子围绕那个地球仪,这里摸摸,那里瞅瞅,有时还会拨得地球仪转来转去,故意让对方猜猜“中国”在哪里。孩子们这样玩时,他们的脑海里已经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国家版图意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新领导来了,这个地球仪也被搬走了,放地球仪的地方让位给了宣传学校政绩的展板。
这种有意布置地球仪和有意搬走地球仪的不同做法,让我联想到办学者不同办学理念导致的决策差异以及教育策略方面的细节差异。这也使我认识到,学校做好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其实并不难,有时候甚至就是举手之劳。比如,当不少班主任忙着把教室打扮得花花绿绿的时候,有个班主任反其道而行之,在教室前面张贴了一张中国地图,后面贴了一张很大的世界地图,辅之以作文园地。他说,看着中国版图,让孩子们意识到祖国到底有多大;瞧着世界地图,要让孩子们意识到世界到底有多大。
他的话听起来有些大,仔细想想,其实很实在。教室环境布置,学校班主任各有各的想法,孩子们有孩子们的想法,只要合理,没有什么不可以。但用张贴地图的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国家版图和世界版图,不知不觉把国家和世界联系起来,可以算是不言之教了。这一教育细节得我们在开展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时借鉴。
学校的环境、设施和教室布置应该是教育资源。地球仪和地图不只是地理教学工具,只要用得恰当,就能让他们发挥出涵养学生国家版图意识的作用。当然了,培养学生国家版图意识,还有很多方法。比如,通过课堂学习强化培养,用讲历史故事、做游戏、绘画、唱歌、舞蹈以及制作手工制品等方法培养。
(作者马得清,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188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