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教育家访人文关怀不能丢
|
来源: 2017-11-2 15:40:00 |
|
近日,厦门市教育局出动了6名局领导,兵分六路带头启动“家访”。全市1148所中小学、幼儿园,中小学3.8万名教师,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们将进入9万多个家庭进行家访。而此前不久,江苏徐州市教育局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家校信息沟通工作的通知》,要求局直属各学校一律不得使用收费的家校信息沟通平台“校讯通”,并倡导恢复教师“家访”。(大众日报) 作为特定年代所诞生的先进工具,“校讯通”一度在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各类免费社交平台、通讯工具的普及,“校讯通”的存在价值正在消失。 事实上,无论是基于通讯技术的发展程度,还是参照学校实际沟通模式的变更,“校讯通”早就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日常与老师的交流主要还是通过社交工具完成,“校讯通”几乎形同虚设,沦为一笔无效的投入。不再发挥作用的“校讯通”之所以还能顽固生存,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在它周围形成了一套既得利益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在叫停“校讯通”的同时,一些地方不约而同重新倡导教师积极家访。很长时间以来,家访传统的衰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时至今日,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更习惯电话沟通、线上对话,这种高度依赖技术工具的交流模式所引发的直接后果便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对话变得极其简化,甚至是浅表化、功利化和庸俗化。此前,有媒体就曾披露,不少家长群里都充斥着对教师的恭维谄媚之词,风气之浑浊简直让人不忍直视——隐藏在ID之下的线上沟通,尽管多了几份便利,但始终缺了一丝真诚。 从工具依赖到回归家访传统,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教育者关于自身角色和责任的重新认识。家访的意义在于,让教师切身感受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深入了解家长们的真实想法和内心诉求。这种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可以最大程度确保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殊性”,因材施教才真正有了实现的基础。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业者的情感投入。恢复家访,便是恢复教育的精细投入和人文底色,这对于标准化、模式化教育,可谓是极为有益的补充。 重拾教师家访传统,让老师走进学生的家里,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重申教师在学校与学生、家长沟通中的主导性地位和责任,弱化技术工具的过度宰制效应,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因为教育,本就应是人与人之间的“走心”沟通。(本文由“中国教育网V账号”发布,2017年11月02日)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子前程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