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教育厅下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然而,这一“为民”政策,网友们并不看好,纷纷质疑此举最后只会“火了辅导班,累了家长”。
自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国家颁了9道“减负令”,地方出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道。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的负担不减反增,家长的焦虑感更甚。
在社会竞争激烈,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大背景下,“减负”是个伪命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比考试更有效更公平的选拔方式,考试依旧将发挥其为底层人民打破阶层壁垒向上流动、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功能。所以,高考这根指挥棒和公平底线是轻易动摇不得的。家长们心知肚明,不从小打好基础,将来高考的成绩如何保证?针对减负的“阳奉阴违”是必然结果。
学校“减负”一刀切,教育竞争压力便转嫁给了家庭。这些年“减负”最明显的“成效”是在校时间减少,孩子下午两三点就放学了,而家长还在上班。尴尬的时间差,只能找培训机构来填补,托人接送,家庭负担陡增。况且,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实力自己提供优质教育。当公办学校被“减负”上了“紧箍咒”,收费高昂的民办学校则趁势而起,争抢优质民办指标成为无数家庭的选择。笔者所在的杭州,一些民办初中的摇号比率已高出8:1。学校减负后,拼命在校外培训机构加码,成了绝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宿命”。无数次被证明收效甚微的“减负懒政”,已经衍生出一系列压在千万家庭身上的“减负大山”。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也源于此。中小学教育,应当尊重人民日益增长的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尊重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从平衡和充分发展上破局。
最好的“减负”,是让教育从课外培训机构和家庭辅导,回归到学校。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公立中小学有能力有责任承担起更多的教育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