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何受到冷落?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7-6-19 15:37:00
 

应届毕业生为何受到冷落

首届湖北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招聘会侧记

(实习生 陈永杰 本报记者 甘丽华)6月16日,武汉举行了首届湖北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招聘会,大多数招聘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然而,招聘会现场却来了很多“本不该来”的大学应届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
 

“是。”


“我们公司不是实习生培训基地!”


“不要紧,哪怕一个月几百块钱都可以!”


这样的对话,来自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专生侯领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他觉得自己可以不在乎开始的待遇,而且提高着音量说“一两个月后,您会看到我的价值”。


招聘会场的气氛与屋外的空气一样热度不减,侯领却备感“压抑”,就要到离开大学的日子,他的求职仍无结果。


在这场针对专业技能人才的招聘会上,挤满了像侯领一样“毫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据主办方介绍,这场招聘会上大约有80家单位,3000~4000个岗位虚位以待,有大型台资企业,也有从沿海地区远道而来,可以看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


来求职的人多数是应届生,抛开学历、工作经验不谈,求职者的表现“五花八门”。简历上的照片用的是电脑视频截图,看上去应该是网吧里截的;回答招聘者问题时,东张西望;连军训都放在了实习经历一栏里;甚至还有人没有准备简历。


湖北某建设工程承包集团公司的马工程师摇着头说,“他们被录用的可能性很小,连基本的准备都没有,难以想象他们未来的工作态度。他们太需要工作了,却证明不了自己的能力。”


正当侯领抱怨招聘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歧视时,招聘企业也有自己的“苦水”,“公司里面人才总往高处跑,所以更愿意直接找熟手,直接看效益。”会场中招聘工作人员游玲说。


游玲的公司是一家服务于涂料和塑料行业的原材料代理商,她的公司需要对涂料、塑料有很深了解的专业销售人员,这些销售人员必须能为客户解决产品使用中的问题,而且必须熟练。而在此之前,公司曾招录过几名应届毕业生,公司花了一大笔钱,将他们送到上海、广州等地的跨国公司进行培训,薪酬从1000元到1500元再到2000元不断提高,然而“竞争对手之间互相挖人已经不可避免”,游玲觉得频繁跳槽的现象也影响着应届生的就业空间。


马工的公司也是如此,他们公司正在拓展新的业务,不少楼盘正在建设中,需要向工地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至于没有工作经验的,他认为没有时间和必要去花费培养成本,70%的人才流动率让他们觉得耗不起。


但跳槽的不一定都是往高薪、大城市等“高处”走,来自东莞某纺织公司的涂辉,已经厌倦了一个人被当做几个人用、每天加班的工作方式,在这次招聘会上,他选择跳到湖北的一家位居偏远小县的纺织厂,招聘负责人当场表示他适合做销售经理。工资与在东莞差不多,然而相对较低的消费加上较大发展空间,涂辉觉得很满意。


招聘会的结束时间提前了半天,马工程师感叹一天的收获很小,有经验的应聘者只有两三个,没有达到预期。游玲则晚上就要乘飞机回重庆了,600元的摊位费和机票钱仅换得了两份有效的简历,还不知道能否录用。


来游玲的公司这边应聘的人不多,而旁边的某著名台资企业却门庭若市。这家台资企业在武汉新建了工业园,所以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应聘的人也排成了长队,招聘人员都没有时间与求职者交谈。


游玲认为像化工这样的行业需要举办专门的化工类专场招聘会,对招聘会求职者进行工作经验上的门槛限制,才能招到合适人才,提高效率。


湖北省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从招聘会结束的反馈信息来看,电子验证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计算机硬件开发等有大量的人才需求,而且有一定的企业文化、业内有较高声誉的企业也很受欢迎。他认为地区性的差异也导致人才的供需不均,例如软件开发,很多相关人才认为武汉目前的企业氛围远不如广州、上海等城市,所以都不愿意来武汉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十分稀缺。


本报武汉6月18日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