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6年,他往来于山下家和山上学校之间
来源:四川日报     2007-5-6 10:33:00
 
       曲木阿一走出城市,到深山里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如今,他被当地彝民誉为他们“心中的灯”———
  ■阿尤石哈本报记者王云文/图 则额波莫村是美姑县柳洪乡一个彝族聚居的小山村,该村偏僻,仅来回于乡政府之间就得走8个多小时,为了了解边远村寨彝族群众的生存现状,我们跋山涉水来到了这里。清晨唤醒我们的不是鸡鸣狗吠,却是此起彼伏的朗朗读书声,村主任曲木阿作告诉我那是村里的代课教师曲木阿一在领读。
  看见聪明孩子辍学在家,我心疼啊……
  则额波莫村村小坐落在大山中,说是学校,其实只是一幢分割成两个教室的简陋土坯房,学校设了1-3年级,却只有1个班,合起来学生只有23名。曲木阿一讲课非常细致,可讲起自己做教师的经历却有几分含蓄。他说,听说村里因偏僻没有教师来教,他心里不安。有一天,村主任曲木阿作到城里找他商量代课问题,他不知如何是好。但曲木阿一还是决定回家看看,他说:“我这一回就再也没走成,不是强留,而是自己的心再也放不下了。”
  曲木阿一说:“看见原本非常聪明的孩子辍学在家,自己曾经读过的学堂紧闭着门,村民因没老师教娃摇头叹息,我心疼啊!我就安慰自己留下来一年,帮想读书的孩子渡过难关,等有了教师就撤离,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这一留就是6年,我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离开的时候。”
  后悔过,但看到期盼的眼神后,我无话可说
  曲木阿一决定留下来,和乡里签订了为期一年的代课协议,月工资60元,这虽然与他曾经经商收入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一想到自己将是村里的孩子王,还是兴奋不已。但一开始,他没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早已对教师失去信心的村民不愿送子女来,这让他的热情遭受打击。记得第一天上课,学校只来了8名学生,且都三天务农两天上课。他暗自计算当年适龄儿童,应该不下30人,经过家访,曲木阿一了解到学生家长不放心他的教学质量,于是不服输的他下决心以事实说话。他开始自学教育课程,一有空便到片区中心校去取经,在他的一再要求下,乡里主管教育的乡长到村里召开了动员大会,并身兼校长和各科教师,在边教边学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教学经验。次年,他所教班级,在片区成绩排名中荣获第一,总成绩第一名的学生也在他的班级里。这一年,他的学生一下增加到了24名。学生多了,新的教师没来,曲木阿一续签了两年合同,2003年片区中心校招收了40名学生,全区近200名学生竞考,曲木阿一的学生就有16名,且个人最高分也是他的学生。
  村里人积极将孩子送进了学堂,村外人也慕名将孩子送到大山中。曲木阿一现在所教班级有4人是从外村转来的,这些孩子自备口粮寄宿亲戚家,为的就是能做他的学生,他家里也有一名“寄宿”生。曲木阿一说:“有时,当夜深人静时,我一想到自己的前途,我后悔过,但一看到父老乡亲期盼的眼神,看到读书长进的学生,我更多感到欣慰和快乐,甚至有了成就感……”
  为了山里娃,一留再留,而今他已在这里娶妻生子
  曲木阿一这一留就是6年,6年里,他来往于山下的家和山上的学校之间,不知走烂了多少双鞋,6年间,他送走了无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自己却月工资60元一拿就是5年,今天他的月工资涨到了200元,家中腿残的父亲已有73岁,两个孩子也到了读书年龄,年轻的妻子也由于过度操劳而日渐苍老,由于缺乏劳力,一家人至今还居住在泥巴房里,生活十分困难,可他也打消了外出谋生的想法,他只盼望参加教师上岗考试,以改变教学困境,他的心愿也成了村民的心愿。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