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浙大教授停招研究生续:我不是和学校“叫板”
来源: 广州日报     2007-3-28 10:07:00
 
        日前,浙江大学出台新政,研究生导师招生要提供“助研经费”。由于不认同这一“新政”,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包伟民近日发出声明,表示停止招生,并要求报考他的学生“另投名师”。声明一发出就引起了各方关注,也引发许多争议。

  记者日前对话这位处于焦点中的历史系教授,他说,停止招生绝非是为了和学校“叫板”,而是出于为学生考虑。

  剪了个“Bob”头的翁帆,配以一条设计简约的露肩裙子,增添了成熟韵味…

  广州市长称住房是政治问题

  学校决策应考虑学科差异

  记者:现在大家对您的停招事件都非常关注,您有没有觉得有压力?

  包伟民(以下简称包):我只是出于为学生考虑而做出决定,我认为这很正常,大多数人也应理性看待这个事情。

  记者:学校最近有无和您谈话?

  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知道学校要推出“新政”的?

  包: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学校开过会,一些老师主要是人文学科的老师提出了反对,但这个学期一开学,学校就公布了正式文件,一公布我就发了声明。

  记者:您在发出声明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压力?

  包:这方面倒没有压力,事情并不会有多严重,这更多的是一种分歧,现在也没有被复杂化,这很好。我发声明并不是为了叫板,而是为了通知考生,因为并不是每一个考生在报考前都会和我联系。

  教育是要改革,但在决策时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并且要承认这个差异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对这种已经涉及学术范畴的问题,不能以行政手段来决定。

  记者:已经报考的学生怎么办呢?

  包:还不知道,这个责任不在我,学生报名在先,政策出台在后。至于学生怎么办,校方还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历史学者不是靠项目做出来的

  记者:能不能把已报名的学生介绍到其他导师那里去?

  包:介绍给其他导师也不是办法,因为招第一个研究生可以向学校申请资助,但招第二个开始就要导师自己掏钱了,而且,即使申请了资助也不一定能够批下来。我的理解是,一般情况下,老师可能只招一个,不会再招第二个了。

  记者:您发出声明后,我们在网站上也看到一些评论,有些学生似乎不太理解您的做法。

  包:在这个问题上发表意见的,很多是学经济的或是学工科的,他们对这个问题了解不多。

  我的理解是,现在大学里一些老师,尤其是工科的老师带着学生作课题,写论文,学生等于是给老师打工,学生还有白干的,所以,一部分学生很不理解,认为是抠门,不愿意出钱。

  但历史学科的老师从来不让学生做助研,因为如果让学生们做助研,是培养不出来学生的。历史学科的研究生需要独立研究。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区别,误认为有项目才是好教授。但实际上,一般好的历史学者都不是靠做项目做出来的,而是靠许多年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的。我相信,学历史的学生会明白这点。

  政策变了才能重新招学生

  记者:那学校如何看待这一点?

  包:学校的很多决策者是工科出身,所以,可能不是非常清楚这个情况。

  记者:您停招学生,纯粹是因为“收费”原因,还是也有别的原因?

  包:收费是一部分原因,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和论文有关系。一些学校规定硕士和博士毕业必须要在核心期刊或者是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但在一级刊物发表论文的难度非常大,对学生来说几乎不可能,这使学生面临着毕业后没论文就拿不到学位的境地,实际上也有这种情况出现了,因此决定停招。

  记者:您打算停招多久?

  包:那要看政策是否会改变,政策不会一成不变,我们应该善意地看待问题,但如果政策不变那怎么招啊?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