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作业”引发的心灵震撼
——河北师大附中抓非校内因素促和谐校园建设
这几天,河北师大附中的李老师接连收到十多个学生的书面材料,有的汇报自己最近的学习体会,有的畅谈未来的目标理想。新学期开学以来,河北师大附中的老师们明显感到学生们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主动找老师谈未来、谈理想的多了,工作责任心强了,作业认真了,学习用心了,上网的少了……孩子们为啥进步这么快?原来,是今年寒假学校开展的一项为父母长辈“尽孝”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今年寒假,河北师大附中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为父母、老人“尽孝”,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父母、老人深入谈一次心;二是承包一项家务劳动;三是给父母写一封家书;四是向父母赠送一份礼物;五是在学业上给父母一点惊喜;六是延伸孝道,向社会困难群体奉献一份爱心。
河北师大附中校长张占根向记者介绍,放假前,学校进行了一次“你知亲情有多少”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父母(子女)的生日、血型、喜欢的颜色、喜欢吃的菜等,当时有1/3的同学不及格,很多家长的答卷也不尽如人意。家长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大多采取说教、训斥甚至打骂的手段,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大大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效果。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不能忽略这些因素,就要建立和谐的学校与家庭关系,帮助学生与父母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这是和谐校园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张占根说,对于学生来说,非智力因素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学校来说,这些非校内因素同样十分重要。
高二(2)班的谢雨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爷爷已经69岁,曾得过轻微的脑血栓,反应、说话都有些迟钝。当我拉住爷爷的手时,老人家激动得老泪纵横,我也一直流着泪听爷爷慢慢地讲他的过去和现在,那情景,对我心灵的震撼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刻,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不停地问我:你该做什么?你该怎么做?你是怎么做的?我一下子觉得自己长大了,感到了肩上沉重的责任!”
这次寒假作业是学校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一部分。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河北师大附中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不断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河北师大附中进一步形成了努力学习、开拓进取的校风,各种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记者 杨占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