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要让最好的学生当老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7-3-6 9:12:00
 
      师范大学曾被称为“吃饭大学”教师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方增泉认为,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体现了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建立以来,国家一直对师范生给予优惠待遇,免学费和其他费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师范生提前录取与人民助学金制度对教师队伍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方增泉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定向分配制度保证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与稳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双向选择、择优录取”成为师范生择业的新模式,与之相对应的是师范生提前录取制度、人民助学金制度以及定向分配制度随之取消和弱化。

  1997年是师范教育的一个分水岭,之后师范教育出现弱化倾向,师范大学开始实行逐渐收费乃至全额收费制度。

  方增泉认为,“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体现了人们自主择业的愿望,与“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相一致,但另一方面,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农村以及城市薄弱学校的倾斜政策又不到位,使毕业生不可避免地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薄弱地区走向发达地区、从一般学校向重点学校集中,教师资源的分布更不均衡。

  师范教育收费还带来了另一个副作用,就是影响了师范院校生源质量,师范教育质量随之受到影响。

  山东一所重点高中去当地师范大学招聘教师,结果发现很多师范毕业生在高中数理化试题面前考了不及格。

  有所师范学校的校长在新生入学时说,你们如果不想去基层教书,那从今天起就要准备考研。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代表说,那所学校的学生报考东北师大研究生,考试成绩很好,但其他能力很差,整个4年的本科教学变成了应试教育。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说,师范大学过去被戏称为“吃饭大学”,它在为许多贫寒子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之时,有效地保障了师资队伍的生源质量,是一种符合国情并极具智慧的教育政策。由于这一政策的取消,师范院校出现了庞大的贫困生阶层,失去了对贫寒学生的吸引力。教师队伍出现了“逆向淘汰”的情况:最好的生源不会报考师范院校,师范院校中最好的学生不会留在教育系统,学校中有能力的教师也不安心学校而转行“跳槽”。

  不仅要让优秀学生读师范还要让学生毕业后留在教育岗位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孙鹤娟说:“我们学校50%的高中毕业生流向是985高校,现在可以肯定地说,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不会选择师范院校。”但她认为,这一政策出台对学生选择高校将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必将优化师范生生源结构。

  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代表算了一笔账,以东北师范大学一名本科生为例,一年学费3500元、住宿费1000元左右,生活费3000元~4000元,合计1万元。目前,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共6所: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这6所师范大学,每年总计招收1万余名师范生,按照每人1万元的费用计算,国家每年拿出1亿元来进行资助,完全能够做到。

  叶建农委员认为,如果国家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政策,必须要有一个具体细则,比如有的师范学生毕业后不愿从事教育事业,应该如何制约他?这种免费政策要让该享受的人享受到,不该享受的人走开。

  “最重要的是国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学生毕业后真正留在教育岗位。”盛连喜委员表示。

  据了解,教育部已经有了相应政策正在征求意见,试点的6所师范大学也制定了各自的改革方案,将会在今年高考招生政策中体现。本报北京3月5日电

  照片: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旁听的政协委员正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采取两项重大举措,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本报记者赵青摄
<<上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