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附小昨天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学一年级期末考查,在充满新年喜庆气氛的教室里,学生一起玩过大年的游戏,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将成为学期综合评定的依据。
成绩单变为“红包” 贴满窗花的教室窗户,缤纷的彩带,古典的茶壶……记者昨天刚进入“考场”,便被节日的喜庆气氛所感染,而对联、“小超市”更是让人感到好像进入了游乐场。只见该校一年级学生个个手持“祝福卡”,穿梭在不同的“考场”。 据了解,该校这次共考查语、数、外、自然、美术、体育、音乐等7门科目。在“欢天喜地过大年”的主题下,每间“考场”都被布置成新年情境,从腊月二十九“贴窗花”直到元月十五“元宵节”,全面展示了过年的习俗。 每名学生入场时都会获得一个新年红包,学生每进行一门学科的考查,就可以得到一张带有教师签名的祝福卡,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了不同的评价等第,孩子把这些卡片装进“红包”,就是自己的成绩单了。 “我们重在培养孩子的自信,所以即使考查完成得不是很好,我们也会肯定并鼓励他们。”语文老师申慧萍说。
学习来源于生活 “大年三十,贴春联”,这是语文“考场”。“考场”里挂满了红纸黑字的上联,小朋友需要回忆自己所学的古诗词,对上相应的下联。读家书,考查的则是孩子的认字和阅读能力,教师允许家长在边上帮助,学生还可以借助拼音朗读。记者看到,这一切都是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的。 最有意思的是模拟领“压岁钱”。在“超市购物”的数学“考场”,记者看到,从刚进门领“压岁钱”到最后结账,融入了20以内的加减法、排序等一年级数学学科中的各种知识点。“数学学习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是希望能教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该校数学老师曹扬说。
文明礼仪也是考查项目 老师双手递给你卡片,你是单手接还是双手接?进出“考场”时,是否主动向老师问好和说再见……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也成了“考试”的一部分。 该校校长韩新文告诉记者,德育考查不像语、数、外等科目可以量化,很容易流于形式,通过观察孩子生活中的细节,能够看出学生平日的文明礼仪和修养。 “每个教室里都有教师专门观察孩子的文明礼仪规范,对表现好的孩子,我们会奖励小星星。”韩新文说。记者发现,多数学生拥有了小星星,有名孩子进门时忘了问好,在教师提醒下改正后,也得到了一颗星星。“考查是为了让孩子学习,而不是追究他们的不足。”韩新文介绍说,这也是该校首次将德育内容纳入考查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