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跨国公司:我们需要这样的大学生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2007-1-18 9:13:00
 
      毕培文用自己十年前的求职经历说明了这一点,在场的学生无不感叹:他当时放弃了日本一家非常著名的银行,也没有接受国营外贸公司老总的热情挽留,坚决地选择了外服公司——虽然当时的薪水不及那家日资银行开价的五分之一。

    “都与我的专业对口,但我的性格外向开朗,不适合银行严谨、压抑的气氛”。毕培文坚持认为自己更适合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每天要和不同国籍、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我觉得这个很适合我的个性,会觉得非常愉快。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外服。”

    从“学徒”做起

    年轻的学生们承认,就业择业的时候很迷茫,的确“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严冰的建议是“一定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要与你的雇主以诚相待,实事求是”,“刚从大学校园招聘过来的学生很理想化,他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严冰告诉毕业生要端正自己的位置。

    毕培文也非常看重学习中的“学徒”心态,他认为如果过多、过早地在回报的问题上斤斤计较,出于这样的心理选择跨国企业的话,就未免太过于儿戏——“因为你还不会什么”。

    上海航星机械人力资源行政副总裁季声则认为,同学们应该在尚未毕业的时候,利用暑假时间,到自己喜欢的企业打工,“这对他们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企业非常关键。”

    “让他们在打工的时候去了解企业,其实是让他了解企业的文化,要了解企业起码要四年的时间,尤其是管理人员,”季声说,“这样毕业的时候,他不仅愿意来到这个公司,还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怎样的。”

    另一方面,企业也会根据员工的特点,包括能力及人品来全方位地考察,这样一个“缓冲”的过程,甚至是所谓“先就业再择业”的过程,或许是解决“80后”浮躁的一个方法。

    严冰认为,如果毕业生有机会进入跨国公司,就算是职位不是非常的对口或者不是非常理想,但只要是符合自己兴趣的,就可以考虑先进去。

    “跨国公司的一个特色是给员工提供很多内部交换培训的机会——只要你有潜力,公司会考虑把你交换到另外一个部门或另外一种工作,找出一个与你更贴切、更符合你的优势和特长的这样一个工作。”严冰说。

    “清晰地做好功课,了解自己所处的各式各样的环境”,资信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黄既唯最后总结道,“我们不仅是看小环境,小环境是看自己,还要看社会这个大环境,再大的环境是看世界的发展,了解市场,永远不要放弃。”
<<上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