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郑州拟对小学初中学校“均贫富”
来源:东方今报      2006-4-29 13:30:00
 

  动辄两三万元的高额择校费,挡不住家长挤名校的热情,而同时普通学校教室空着,发愁收不到足够的学生。这几年,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教育不公”问题越来越明显。“如果学校之间没有差距,没有家长愿意去托人、送礼、花钱为孩子择校。”昨日,郑州市公布了拟出台的
《关于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保障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拟通过缩小城乡、市区、县域间学校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贫富不均现状:学校间的生均经费最多相差500元

  在郑州市的某一个县里,生均公用经费分为290.99元、127.73元、82.94元、20.30元四种,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4倍,相差270.69元;而另外一个县,生均公用经费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2倍,相差500.06元。

  郑州市内的重点学校,教室里安装有空调、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而农村有的学校,教室漏雨透风,课桌、板凳都不齐全。有时仅仅一路之隔的两所学校,都会存在天壤之别。
学校之间存在三六九等,是教育界不争的事实。由于经费投入、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诸多因素,热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为挤进好学校,家长不得不拿出高额的择校费,甚至不惜重金在重点学校附近买下住房。学校越来越需要“均贫富”。

  自1997年起,新郑市率先进行“教育均衡发展”的尝试,给河南乃至全国做出表率,受到教育部的肯定。今年,郑州学习新郑经验,将采取多种措施对学校“均贫富”,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学校“均贫富”前瞻:城市没有择校生不是梦

  一位家长说,一座城市想要达到没有择校的现象并不是梦想。拿新郑市为例,这座城市的初中就没有择校现象,随处问一位家长和学生,新郑市的哪所学校比较好,你想读哪所初中?得到的回答都相同:这里的初中都差不多,哪个离家近,就去哪里上。这提醒我们,没有择校,实现平民教育不是梦,只是需要有更大的决心、更有效的政策、更扎实的行动。

  怎么来“均贫富”

  均经费——保证学校间硬件无差别

  学校“均贫富”,首先就要缩小义务教育阶段投入经费的差距。“如果所有学校的生均经费都按照一个标准,就能保证政府对学校的投入均衡。投入均衡后,学校的硬件设施就有机会达到均衡。”

  目前,隶属关系不同的学校之间投入差距明显,市属学校与区属学校、热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经费投入差距大,《意见》要求,在明确义务教育经费总体需要的基础上,细分学校建设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扩大政府转移支付、实施专项工程,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等措施扶持农村薄弱地区,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以同级同类学校投入标准为基数,按比例加大向困难区域转移支付的力度,弥补各县(市)、区因财力不同而导致的教育经费投入差异。对于薄弱学校,加大改造力度,缩小同一区域内校与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异。

  均布局——新建学校不准改成收费学校

  从今年起,郑州市区要按照“撤一批、并一批、建一批”的思路,逐步解决老城区学校规模小、密度大、布局不合理,新城区学校网点少、新校区建设尚未起步等问题。采用土地置换,吸纳社会团体、企业、民间资本等多种融资渠道建设新型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学校品位,最大化扩充优质教育资源。

  据调查,郑州市目前有9所学校出现出租、闲置和改建现象。郑州市副市长龚立群要求,这些学校必须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如果因地理位置、占地面积等条件限制,不适宜开办学校的,要改建为教学辅助设施,免费对广大师生开放,不得挪作他用,近年来新建的中小学校也不允许出租、闲置或者改制办成收费学校。

  对于农村中小学,郑州市将利用3年时间完成新一轮布局调整:小乡镇要建好1所寄宿制初中,大乡镇要建好2~3所寄宿制初中,小学阶段教育则要联片办学。

  均资源——校长老师实行交流制度

  如今家长为孩子择校,就是冲着教学质量高、管理规范去的。如何让家长对每所学校都放心,学校里有好校长、好老师很重要。

  想要拉近“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间的差距,让家长对每所学校都放心,一个办法就是打破目前校长相对固定、教师相对固定的格局,实行师资交流制度,鼓励优质学校的干部到薄弱学校任职。对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实行高于城市标准的免费培训。

  《意见》提出,校长在同一单位任职满两届(6年),原则上要进行交流,调任或者兼职、挂职都可以;从2006年起,在郑州市建立100所城乡联盟学校,互派2~3名后备干部和重点学科的教师交换任职和任教,选拔100名优质学校名优教师,与农村学校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建立师徒关系,促进农村学校人才的成长。

  目前,城乡、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教师工资差距大,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差,培训机会少,给师资交流带来困难。郑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大力推进城乡教师“同工同酬”,促进“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间的校长与教师轮岗制度。

  均生源——优质高中按比例分配名额

  在新郑初中升高中时,考生不填报志愿,根据报考高中的考生成绩平均分配给各高中,由各高中抓阄领取分配给各自学校的学生名单。这种“均贫富”的办法,使各高中生源水平均衡。

  郑州市教育局局长司福亭说,新郑均衡生源的方法可以弱化应试竞争,有助于初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如果较为平均地分配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愿意留在条件较差的初中学校实际上将有更多的机会考入重点高中,如果长期执行,必将引导初中学校生源流向,逐步遏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倾向,改善薄弱学校初中生源质量。

  今年,郑州市将推进普通高中招生方式改革,鼓励将优质普通高中的部分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初中学校,改善薄弱学校的生源质量。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