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校园商务”风靡院校 学生商人“月薪”两千
|
来源:烟台日报 2006-4-17 10:49:00 |
|
胶东在线消息 “上个月我和同学一起买了台喷墨打印机,为同学提供打印服务,平均每天打印四千张,一个月就能赚2000元。”山东工商学院大三学生小张4月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
高校“校园商务”近年来发展迅速,这让许多学生尝到了赚钱的“甜头”。记者近日走访各大高校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商人”中,不少人的“月薪”甚至已经超过了上班族,月收入两千元左右的并不少见。
穷学生勤工俭学 富学生填补亏空
记者调查发现,在校学生经商的现象很普遍,“学生商人”也不再是穷学生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富家子弟开始“参与”进来。调查显示,从大一到大四都有学生在经商,而穷学生的比重却只占到了其中的30%,其余的都是一些富家学生。
烟台大学英语系的王淑霞老师对这一现象分析说,穷学生经商完全是为了赚取生活费,而富家学生经商却是为了填补“亏空”。现在很多富家学生的消费水平很高,虽然每月的生活费很多,可他们还总是缺钱花,所以只能靠做生意来填补一下。
已在学校做了一年化妆品生意的大四学生小吴表示,“我现在代理好几个品牌的韩国化妆品,比如兰芝、爱之浓思等。一个月销售额大概1万块钱左右,算下来我能赚2500到3000元。因为我是代卖,不能做广告,所以只能卖给自己班的同学和身边的朋友。缺钱进货的时候我会加价售卖,赚的虽然都是朋友的钱,但大家都这样做,我心里也就坦然了。”
学校明令禁止 学生进退两难
对于学生这种经商行为,学校又是什么态度呢?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波老师介绍,与很多学校的“不提倡学生经商”规定相比,烟大态度鲜明,坚决禁止在校学生经商。张老师认为,学生代卖商品,首先缺乏保障性,其次很多时候可能并不能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的支持。此外,这种行为必然对学业造成影响。
那么“学生商人”自己又是怎么看的呢?
做喷墨打印生意、“月薪”两千的小张表示,“肯定影响学习”,赚这个钱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小张还建议大学生不要都来经商,“可能会成为经济上暂时富裕的学生,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商业头脑,失去的会更多。”
而调查中,没有从事过经商的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校园商务”表示欢迎,“东西便宜,也很方便”,不过,自己不会轻易的去投资或经商。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子前程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