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教材”不再属于学生所有,不能涂画和做笔记。告别旧的读书习惯,你准备好了吗?

昨日,记者从区教育局了解到,从本学期开始,我区中小学校实行义务教育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纳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包括《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循环教材”不再属于学生所有,学生只有免费使用的权利,学期结束后,学校将统一回收。
新规定对爱护教科书提出高要求
“所谓教科书循环使用,即下一届的学生使用上一届用过的课本,这对爱护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在书上涂画,甚至做笔记也不行,同时,还要保证书面不破损,如果出现遗失或者故意损坏的,将由学生自己购买或照价赔偿。”人民路小学总务处的高老师说。
高老师告诉记者,课本循环使用的好处有很多。“既可以保护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又可以节省开支,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课本、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趁学生们下课期间,记者走访了人民路小学的几个教室。在翻看一些学生的《科学》、《信息技术》等课本后,记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课本完好无损,没有折痕和卷角, 也没有在课本上涂画。一个学生说:“现在不能在课本上随意涂写了,老师让我们自备一本笔记本,把重点知识记在笔记本上。”
家长对此意见不一
对于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家长对此意见不一。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还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家长周女士笑着说。家住北干街道的王先生说:“我儿子在北干初中上学,这个学期刚开学,老师就通知我们,今后孩子们的教科书循环使用,不收取费用。我觉得,这是一项惠民政策,值得提倡。”
但也有不少家长对“循环教材”的使用提出质疑。家住城厢街道的马女士听说女儿以后可能要用别人用过的教科书后,心里挺不踏实。“别人用过的书能卫生吗?尽管学校会对课本做消毒处理,但我还是不放心。为了女儿的健康,我宁愿自己掏钱买新书让她单独使用。”
对于不能在书上涂画,也有家长担心会影响学习质量。
据说,因不能接受“循环教材”,有一些家长自掏腰包为孩子买“专用教材”。
试行阶段只涉及部分教科书
人民路小学的项校长说,目前试行阶段只涉及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只有《音乐》、《美术》教材是循环使用的,高年级学生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科学》和《信息技术》两本教材。试行的这几本教材使用频率相对都会低一点,每周只开课2至3课时。
采取旧课本回收制度
学期结束后,学生把所有书留给下一年级使用
学生不能在书上乱写乱画,以保持课本整洁
如果课本被弄丢,学生要予以赔偿
总的来看,图书循环再利用在英国已经成为学校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一项名为“教科书回归”的比赛,参赛者不分集体、个人,优胜者将为其所在的学校赢得价值数万英镑的图书
对澳大利亚的学生来说,课本同桌椅板凳一样,是公有财产,属于学校。
新一届学生拿着老师给的书目和自己的借书卡到学校的图书馆借阅图书,期末归还,需要长期留存的部分,可以复印
在一些发达国家,教科书循环利用已经不是新鲜事情,它们在旧课本的回收、发放、保证卫生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以学习和借鉴
国外如何循环利用教科书
新闻链接
教科书循环使用5年
可节约500多万吨纸
一些发达国家都实行课本循环使用制度。在美国,一本教科书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而在我国,教科书的使用寿命仅为半年。
我国每年中小学生使用的教科书需消费纸张55万吨左右。如果每本教科书能连续使用5年,就可节约528万吨文化纸。节约1吨文化纸,至少可以节约100吨纯净水、600度电、3立方米木材、300公斤化工原料。若以中小学人均课本费180元算,扣除平均成本,全国每年至少可节约书费316.8亿元,如果连续使用5年,可节约154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