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隐形家教:有违规定取缔很难 办学质量存隐忧
|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2010-2-24 14:26:00 |
|
寒假期间,有不少机构和个人举办各种各样的假期培训班,带热寒假培训市场。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首府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存在不少问题,其中“隐形家教”是一件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象:首府培训市场“隐形家教”不少
刚放寒假,王女士就给上初二的孩子咨询了几个培训班,想让孩子在假期期间充充电,最后,王女士在单位同事的推荐下找到了一个家教培训班,“我按照地址找了过去,发现所谓教室就是居民小区的一间十几平方米的住宅,学生上课用的椅子也是不带靠背的塑料小板凳,更不要说是课桌,教学条件比较简陋。我看着不放心,就没有给孩子报名。”王女士说道。
王女士碰到类似这样的培训班就是“隐形家教”。据了解,“隐性家教”是指隐藏在居民小区内、没有任何办学手续的培训辅导机构。采访中,记者碰到一位开办家教培训班的小学老师,他对记者说,因为小学的假期比较长,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给学生补课,学生和家长愿意,自己也能挣钱。据调查,目前开办“隐性家教”的群体中不仅有一些培训学校的老师,也有一些在学校任职的任课老师。他们有的租赁场地,有的就干脆把“课堂”搬进了家里。
存在原因:有市场有利益 家长盲目跟风
“除去各种费用,一个假期也能挣几千元。”在自己家里开办假期班的黄老师对记者说。采访中,记者发现,因为“隐性家教”不注册,不缴税,一般每节课收费有几十元,除去“课堂”租金,每个老师一个假期收入也相当可观。可想而知,利益成为了“隐形家教”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
另外,家长们望子成龙心态和盲目跟风也给“隐性家教”提供了市场。“孩子不少同学都参加了他们老师开办的家教班,我的孩子也应该去,不然就落后了。”一位姓鲁的家长给上小学的孩子报了一个孩子任课老师开办的假期数学班,记者发现,鲁先生的想法反映了多数家长的跟风心理。“花在家教身上的钱都算不清了,补习以后效果确实比较明显,因为很多家教就是校内的任课老师,家长们尽量让孩子去。”采访中多数家长表示,上老师举办的家教培训班,不会去计较报酬、环境方面的因素。
专家:隐形家教有各种隐患应慎重选择
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孙晓刚认为,“隐性家教”从表面上看既能授课,又相对较便宜,但多为个人行为,没有制约管理的机构和机制,教师本人随心所欲的成分很大,质量很难保证,办学环境存在隐忧,应该慎重选择。他建议,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报名时,应尽量选择有一定资质的培训机构,并查验其资质情况,同时,应现场查看培训场地和设备,了解有关师资和班级管理等情况。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习宝库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