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吉林,天高气爽,五谷飘香。22日,吉林省省长韩长赋来到德惠市米沙子镇,就推进农村中学实验室、微机室、电教室“三室”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进行调研。他强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要力争通过今明两年努力,全面建立乡镇中学生理化实验室和微机教学室,彻底结束农村学生在黑板上做实验的历史。要用3年时间完成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和安全加固工程,切实提高校舍抗灾能力,把学校建设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学校。
德惠市23中学是一所具有57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完全中学,2002年改造后建起了标准化实验室和微机室。下车伊始,韩长赋就详细考察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微机室建设,仔细察看实验设备的配置情况,具体了解开展实验课的现状和困难。在化学实验室,一群初三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由于实验设备不够用,原本需要分组实验的内容被临时改成演示实验,部分学生走上讲台与老师一起做实验。走进干净整洁的生物学科备品室,倚墙而立的实验柜略显陈旧,实验器材也比较单一有限,韩长赋一边察看购置实验设备的台账,一边向实验员询问实验设备的缺少情况,从近年来实验仪器耗材增加多少,到确保每个学生上课都能动手做实验,实验室大概还要添置多少钱的设备等情况,韩长赋问得十分仔细,实验员老师也回答得实实在在,“我们这里最像样的仪器就是640倍的显微镜和生物卫生模型,尽管学校去年购置了一批培养皿、载玻片,但也只能满足30%的实验需要。”得知正在上课的初二年级学生田伟特别喜欢生物课,韩长赋鼓励他说,一个人通过学习要了解自然、社会和自身。
生物课能帮助你充分了解自身,非常有意义,希望你能永远保持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在信息技术教研室,韩长赋详细了解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的实施情况。当得知目前上课只能使用课件,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与城市学校同步教学,韩长赋要求长春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远程联合备课系统,让孩子们在方寸之间了解大千世界,掌握科学知识。
韩长赋还主持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德惠市教育局、长春市教育局关于“三室”建设和校舍改造工作的情况汇报。韩长赋说,近年来,我们围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和稳定教师队伍着力办了一些实事,下气力解决历史上拖欠教师工资和“普九”化债问题,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这些都受到人民群众和广大教师的普遍欢迎。下一步工作要重点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三室”建设,实施好校舍安全工程,省里资金要及时到位,市(州)、县(市)要足额配套,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按时完成。希望德惠市争做全省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学“三室”的先行县,省直相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扶持。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把我省的农村办学条件和义务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调研中,韩长赋强调,当前各学校要注意加强甲型H1N1流感监测防治工作。韩长赋沿途还考察了米沙子镇小城镇建设和工业集中区。
长春市市长崔杰、省长助理王化文、省政府秘书长王云岫,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