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在苏高校要与多所境外优质高教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全市40%的学校有境外友好学校,20%的学校招收国际学生。全市国际学生将达到或超过1万人——
昨天,苏州市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会议在园区尼盛万丽酒店召开。会上,市教育局引进并全力倡导教育新概念——“国际理解教育”,同时传达了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外开放专题部分的重要内容,描绘了苏州教育对外开放的美妙蓝图。
专家如是说
国际理解教育是地球公民意识+承继中国优秀文化
在国际教育界,国际理解教育并非新事物。上海市教科院WTO教育服务研究中心主任朱兴德副研究员说,国际理解教育提出于二战结束时期,并在此后不断获得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
国际理解教育,是培养当今国际化人才、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课题。他认为,目前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在中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学生以宽容的态度,理解尊重地球上不同的文化,养成他们的地球公民意识和素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与建议,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基本问题、世界国际组织及其活动、各国文化及多元文化的共存、交流与合作等等。
另一方面,要让我们的孩子认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与国家责任。这后一点应该是我们当今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当天,苏州中学、园区星海学校和新城花园小学都展示了本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成果,而其情其景都深深地融入了“国际理解”。
市教育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剑澜、周明珠老师告诉记者,近年来,苏州在这方面做得很多,路径也很丰富,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海外国际会议、国际比赛,赴友好学校交流以及修学旅行活动等,近5年仅出国修学旅行的学生已达7600多人。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70多所学校拥有海外友好学校, 121所学校招收了国际学生,150所学校有资格聘请外籍教师,120所学校成为市级的双语实验学校。8年来苏州出国培训的教师人数超过1500人,12年来苏州接受洋教授培训的教师达到了3300人。全市建起了7个示范性的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苏州如何做
未来十年有“三大行动计划”,准备实施“六个工程”
记者了解到,苏州有意识做强国际理解教育。因此,《苏州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与纲要》在教育对外开放专题部分专门规划了“三大行动计划”。市教育局局长鲍寅初向记者“简说”了这三大计划。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规模行动计划。到2020年,在苏高校都要与多所境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全市40%学校有境外友好学校。所有学校都有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20%的学校招收国际学生。全市国际学生达到或超过1万人。
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行动计划。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坚持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相和谐,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政府宏观引导与学校自主发展相一致,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全面推进、重点突出和错位发展,实现向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的战略转变。
制定教育对外开放标准行动计划。多方面探讨可操作、评价的教育国际化基本标准与科学指标,分阶段推进苏州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和苏州教育国际化示范市、区的建设。
为配合“三大行动计划”的实施,苏州教育在未来十年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准备完成6个重点工程。
——国际学生教育工程。筹建和扩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本地学校的国际部项目。
——国际课程引进工程。将国际课程的管理模式、编制模式、实施模式和评价模式引入我市课程改革。
——国际型教师培养工程。继续开展苏州教师海外培训项目、引智培训项目和出国任教项目。
——国际理解教育和多语种教学实验工程。在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选择部分外国语学校或外语教学特色学校、四星级高中开展多语种教学试点。
——汉语国际推广工程。编撰语言、工艺、武术和吴文化等具有苏州特色的汉推系列教材。
——海外基地建设工程。加强苏州各级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力量与世界各地友好关系的密切联系,建立苏州海外教师培训基地、汉推基地和学生交流基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