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首页>>招生信息>>免试入读港中大-清华IC通讯系统芯片硕士
免试入读港中大-清华IC通讯系统芯片硕士
招生简章 - 入学申请表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 通信系统与芯片 在职硕士学位课程班
招 生 简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促进深圳经济二次腾飞而建立的集科技开发、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是清华大学惟一一所异地研究院和深圳市第一家高校研究院,其编制为深圳市正局级事业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研究院现任理事长由深圳市副市长刘应力担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担任研究院副理事长兼院长,研究院的日常工作由清华大学校长助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冯冠平教授主持。
  自1996年创办以来,研究院在企业孵化、人才培养、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已在广东省形成六大产业,控股达几十亿资产,包括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清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清华信息港、珠海科技园、深圳清华实验学校、上市公司粤华电等,并组建了五个重点实验室和一批技术开发中心。
  研究院大楼于1999年10月正式启用,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是一座高标准、现代化、跨世纪的新型建筑,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大楼教学区能同时容纳1000人上课,有远程教育系统、多媒体语音教室、电化教室、与清华大学校园网和CERNET联网的电子网络图书馆等完善的教学设施。
  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开展多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在计算机、通信、管理、外语、金融、财会、法律等领域为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研究院目前设有清华大学工程硕士站、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和清华大学(深圳)博士后工作站。此外,研究院还积极拓展对外合作渠道,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整合各方面资源优势,以满足社会各界对教育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位于香港新界、沙田以北, 是亚洲一流的现代化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大学校园占地1.4平方公里,矗立近140幢建筑物, 现有教职员工1800名,学生15,000多名,其中研究生5,530多名。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由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及社会科学院七大学院组成。全校学位及文凭门类达150多项,共61个学系,200多个本科生和研究院课程。许多著名学者任教中大, 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长期担任物理研究所所长, 美国数学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长期任职数学研究所所长,他也是中大的校友。《亚洲新闻》最新公布的根据大学的学术声誉(占20%)、招生遴选严格性(占25%)、院校资源(占25%)、研究成果(占20%)及经济资源(占10%)等五大评估标准评定的"亚太最佳大学排行榜"中,十大排名如下:日本京都大学、东北大学、香港大学、汉城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以及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
  电子工程学系由有光纤之父美称的高锟教授于1970年创立,自创办至今已逐步发展成为工程学院最大的学系之一,拥有21名年轻的学术骨干以及经验丰富的教授,另有25名科研人员以及15名技术支持人员。共有全日制本科生毕业生近350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约60人。电子工程学系开办的在职IC设计课程自开办以来以高质量的教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IC设计人员及企业家,在业界享有赞誉。如被国际电信界誉为电信"玩家"的香港城市电信公司主席王维基先生就是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学系1985届毕业生。他是2002年12月《亚洲周刊》"华人青年企业家大奖2002"5位获奖者之一。
  讯息工程学系是最先在香港开设通信课程的学系,现已发展成为全球同类学科中最有竞争力的工程学系之一,全世界排名前十名,可与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同类学科媲美。师资力量雄厚,教研人员主要来自美国贝尔实验室IBM的高级研究人员,经验丰富。二十几名教授中就有五位IEEE院士, 他们是魏克为教授,黄永成教授, 杨伟豪教授,林清隆教授,许如艺教授。另有八位IEEE高级会员,六位HKIE院士。几乎所有教授均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剑桥,MIT,加州理工,哥伦比亚, 加州大学。讯息工程学系获得香港工程领域唯一优秀研究项目奖。该项目获香港政府特别资助五千万港币。为适应市场需要,讯息工程学院自1997年起开设在职课程,帮助在职工程师提升专业水平, 收到极好的社会效益。
【背景介绍】
  中国的集成电路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据信息产业部曲维枝副部长在全国集成电路行业工作会议上报告,中国的集成电路市场在"十五"期间将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每年至少新增300亿元的市场需求。选择IC,就选择了希望。 在国务院2000年18号文件的引导和推动下,中国IC设计产业的发展受到政府重视,大环境也有了不少改善。随着IC的设计规模扩大,市场对于成熟的产品设计及项目管理人员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据最新研究,到2008年,中国IC设计师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人左右,而目前尚不足4000人,设计人才远远跟不上这种形势。为培养足够数量和水平的IC设计师,突破人才瓶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学系合作开设"IC设计"专业在职硕士学位课程班。
  在中国,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场巨大需求的带动下,中国通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九五"期间,通信投资累计达8 00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固定和移动通信交换机4 600万线、用户3 700万户。在世界通信业的发展态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而中国的通信业却虎虎生气,风景这边独好。为了抓住机遇,加速产业发展,优秀通讯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讯息工程学系合作开设?quot;通信系统与芯片"专业在职硕士学位课程班。
  以上两门课程均为当今最为热门的学科,成为该领域工程师,将享有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光明的职业前景。
【学制与学位】
  各专业学制两年,共四学期。 学生录取后将正式注册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在职研究生。顺利修满学分的学生将由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理学硕士学位证书,其学位无全职与在职区别,与在香港本地颁发的学位证书完全一致,为全球所公认。
【学费】
  学费两学年共计7万港币,每年交纳3.5万港币。经济困难学生,校方可帮助联系深圳商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助学贷款。
【招生对象】
  本课程班主要为有意提升与更新集成电路设计及通信与网络工程专业知识的在职工程师或有志于转入该行业的其他专业的工程师所开设, 使他们有机会既不离开工作岗位,又能学到最新的专业技术。同时,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也在招生范围之内,通过课程班的学习,他们的就业的前景将更加光明。
【入学要求】
  申请人必须拥有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申请人已获得其他工程学或物理学学士学位,并有以上专业领域工作经历和背景者也在考虑之列。
【授课语言及地点】
  本课程班采用英文为主要教学及讲义编制语言,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大学可提供额外的辅助英语课程。教学地点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主,部分课程将在香港中大开设,学生可同时感受两地校园文化。
【授课时间】
  授课时间统一安排在周末(周六、周日)白天,方便在职人员合理安排时间,同时兼顾工作与学习。非广东本地学生,可就近在人求职便利的广东地区就职,工作和学习两不误。
【师资】
  两课程班的师资力量相当雄厚,教学工作主要由香港中文大学知名教授担任,教职人员来自世界各地知名学府,不仅拥有国际先进的教育知识和理念,并且多数曾在全球著名的企业或实验室任职,实践经验极其丰富。
【课程安排】

集成电路设计专业   通信系统与芯片专业
    ELE7200 EDA工具介绍
    ELE7210 MOS器件及制造工艺
    ELE7220 DSP及通讯系统
    ELE7230 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ELE7240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ELE7250 射频及混合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ELE7260 VLSI设计方法与测试
    ELE7300毕业设计
    IEG7001 无线通讯系统
    IEG7002 交换理论与应用
    IEG7005 光通讯与网络
    IEG7002 多媒体编码与处理
    IEG7009 讯息工程学高级专题
    IEG7010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
    IEG7103 ASIC 工具介绍
    IEG7802 电讯/网络系统单芯片项目设计
 

【报名须知】
  报名手续:1.填写申请表(可从网站下载或直接索取),交免冠一寸照片两张。
  2.提交学历证书复印件、大学成绩单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
  3.缴交报名费100元人民币(不退)。
  报名时间:即日起报名
  报名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南区清华大学研究院 C区510室
  咨询电话:0755-26719689,26551342   传 真:0755-2655140
  E-mail: tianh@tsinghua-sz.edu.cn    联系人: 田老师,张老师
  查询网址www.tsinghua-sz.org.cn,  www.southic.com

  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将在8月10日(星期天)下午2:00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A317室举行招生信息会。欢迎届时参加!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