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本网合作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
高考 |
资源中心
校长 |
校园 |
教育书店
首页 | 校长风采 | 校长访谈 | 决策参考 | 院校管理 | 校长论文 | 管理书廊 | 院校风采 | 校长论坛
密码: 认证码: 注册
给考研观望者的五种强心剂之决策的智慧
--------------------------------------------------------------------------------

点击次数:1788  发布时间:2008-7-23 9:23:25

 

    决策的智慧
  生活是一次冒险,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最后的结果,考研也是一样。考研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事情,有很多想不到的影响,很多想不到的困难,也有很多想不到的惊喜。你不可能等到“稳操胜券”时再作决策,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稳操胜券”,即使你成功地通过了初试,还有复试等一系列关口。

  所以,当你要作某个决定时,一定要把头脑和内心联接起来,也就是说,既要有理性分析,又要有直觉。前文提到的第一元素已经解决了直觉的问题——直觉来自于“内心”,而不是“头脑”。理性分析则涉及诸多方面:如果你想考研而又犹豫不决,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家境贫寒吗?但是,有些研究生在上学期间可以挣到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钱。觉得自己只是想要一个高文凭,并不想搞研究?或许研究生生活只是一种新的体验、新的机遇,一次暂时的韬光养晦。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有能力的人出国或者工作,自己还要等待机会,等等。总体而言,在考研的过程中,情商的作用似乎胜过智商。当你经历了这个过程,你就会发现,原来只要坚持下来,你就胜利了一大半。

  有些时候我们陷入困境,只是因为给自己的选择太少。其实选择可以很多,可以有所变通,而不是非此即彼。要勇敢地突破限制自己思想的牢笼,更加理智地看待问题。

  这里,介绍一个对于观望心态的心理学解释,可作参考: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体行动趋向=动机×主观上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完成任务的诱因价值。这里的动机是人天生(或早期生活形成)的一种内在的行动力,你可根据自己日常的表现来判断:动机包括两类,趋向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这样,追求考研成功的行动趋向(T1)=考研的动机×主观上认为考研成功的可能性×考上研究生后的好处;避免考研失败的行动趋向(T2)=避免考研的动机×主观上考研失败的可能性×考验失败可能带来的坏处。如果T1>T2,则会表现出考研的行为;如果T1<T2,则会表现出不想考研的行为;如果T1和T2 基本相等,则表现出观望的态度。

  对以上这些影响行动趋向的因素进行一番自我审视,让自己的动机和判断等诸多因素更加客观明晰,并且尽量使自己离开观望的状态。
 

 

        

—— 信息源自:跨考网

严正声明 | 网站介绍 | 网站导航 | 信息发布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 付款办法 | 友情链接 | 本站首页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本站通用网址:中国教育网  网络实名:中国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在线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号信箱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02-5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客服电话:010-64803331
广告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 欢迎合作:cn1380101894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