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本网合作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
高考 |
资源中心
校长 |
校园 |
教育书店
首页 | 校长风采 | 校长访谈 | 决策参考 | 院校管理 | 校长论文 | 管理书廊 | 院校风采 | 校长论坛
密码: 认证码: 注册
孩子下山读书改变3万山区家庭命运
--------------------------------------------------------------------------------

点击次数:2902  发布时间:2007-9-20 17:30:25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龙泉驿区“金凤凰”工程实施三年调查

  ●为了探索一条既不增加家长负担,又能让山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路子,2004年底以来,龙泉驿区开展了以“金凤凰”工程为代表的山区学生“初中下山、小学进镇”新探索;

  ●2006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6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金凤凰”工程被评为“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

  ●2007年,“金凤凰”工程被推荐为中央党校“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材候选案例、首届四川新农村建设贡献奖先进典型;

  ●2007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一行调研视察了“金凤凰”工程,充分肯定其对统筹城乡、促进均衡、转变山区农民观念、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作用。

  有专家曾指出,城乡统筹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实现城乡教育水平一体化。只有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才能最终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化的问题。在暂时还不能立即解决乡村学校基础薄弱的情况下,龙泉驿区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实施“金凤凰”工程。由政府买单,在不增加家庭负担的情况下,让山区孩子直接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并通过孩子下山,逐步带动父母进城,3万多山区家庭的命运由此开始改变。就在该区第四批山区学生下山就读之际,我们深入龙泉驿区,走访家长、学生,感受这一民心工程给众多农村家庭带来的深刻变化。

  投巨资1.6亿元

  这所学校专为下山孩子而建

  时尚现代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宿舍,崭新的塑胶运动场,大气的图文中心……进入新的学校——经开区实验中学好几天了,来自万兴乡大湾村的曾禄帅依然沉浸在喜悦和兴奋之中。“这样的漂亮的学校,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象!”

  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很差,在山上读书时,曾禄帅承担不起车费,只能清晨5时就起床,步行50分钟的山路去读书。自“金凤凰”工程实施以来,每个下山学生每月有20元的交通补贴,龙泉驿区还联系了三家公交公司接送学生。每周五下午,曾禄帅们在校门口被20多辆公交车分别送到家门口,星期天下午,又搭乘这些公交车返回学校。

  新学期伊始,总投资1.6亿元、占地283亩,专为山区孩子修建的“金凤凰”学校——经开区实验中学,一期工程宣告完工,来自龙泉驿区茶店镇、山泉镇、万兴乡等6个山区乡镇的小学毕业生和此前已在龙泉二中完成初一学业“金凤凰”工程学生共1801人进入这所按照“现代、时尚、园林化”标准打造的新学校,接下来,在洛带中学就读的四个“金凤凰”班也将整体转入经开区实验中学。

  “我们的硬件条件,甚至将超过全区最好的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龙泉中学!”经开区实验中学校长张玉林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我们学校的规模堪称全区最大,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器材配备,计算机房、办公条件等也是全区一流的,在二期工程中,还将建设全区中学学校中的首个体育馆。”下山的孩子,享受到的是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后勤服务等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据介绍,经开区试验学校办学规模为100个教学班,学生5000人,整个学校建成后,除接受来下山的3000多名孩子之外,还将接纳2000名城市学生就读,届时将混合编班,让山区孩子与城市孩子共同学习和生活,让下山学生更好地融入城市。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师资来保障,经开区试验中学的教师队伍,除了在龙泉中学“金凤凰”工程示范班执教的老师、龙泉二中“金凤凰”工程老师外,还面向全国招聘了一批优秀教师。“学校规划时,就确立了‘人文、和谐、优质’的办学理念,目标直指成都一流的初级中学,条件成熟时,还将创建中华名校。”

  享受到一流教育

  首批“金凤凰”1/3升入普高

  不经过考试,就直接升入国家级示范中学——龙泉中学高一年级先锋班,万兴乡止马店村“金凤凰”工程学生黄容,这几个月来成为了村里的新闻人物,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个贫穷的家庭,真的飞出了金凤凰”。而谁又能想到,这只“金凤凰”曾因为母亲生病、家庭贫困而差点辍学。

  “在山上读书,我的成绩也不错,但那仅仅是在万兴中学作比较,哪能跟这里相比啊!”黄容说,来到龙泉中学后,随着环境的改善,她的成绩也直线上升。不仅如此,得知黄容家庭困难后,同学们自发为她捐款3000多元。黄容还有个弟弟,后年也将进入经开区实验中学读书,成为另一只“金凤凰”。孩子们都有了好的未来,这个遭受病痛、贫困折磨的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充满了欢笑。

  与黄容一道,曾就读于龙泉中学“金凤凰”班的陈荣新,今年则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龙泉中学高一。来自万兴乡梨园村的陈荣新,母亲丧失了劳动力,父亲也被疾病缠身,家里异常困难。为让他健康成长,学校将他编排进入宏志班,享受到了“两免一补”等众多助学政策。“我以前不懂事,很调皮,是龙泉中学良好的校风影响了我。”陈荣新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有了奋斗目标,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了。”

  数字点击

  2004年,首批300名“金凤凰”下山时,平均分比全区低17分;2006年中考中,龙泉中学实验班156名“金凤凰”初中毕业生,52人考入该区普通高中,其中11名学生升入龙泉中学高中部;2007年的中考,144名“金凤凰” 初中毕业生中有56人考入该区普通高中,其中28名学生升入龙泉中学高中部。而在此以前,山区学生升入龙泉中学高中的,堪称凤毛麟角。

  进入职业技术学校

  今天的“金凤凰”明天的“金蓝领”

  作为第一批“金凤凰”学生,来自山泉镇桃源村4组的邓国瑶今年从龙泉中学“金凤凰”示范班初中毕业后,就读于成都龙泉(经开区)职业技术学校向阳桥校区数控专业。“我的初中同学,如今有8个人在这里读书,感觉不错,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面前的邓国瑶落落大方,“我正在准备10月的成人高考,我的打算是,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同时,套读成都大学的数控大专,把职业教育的实用技能与大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我们今年才开始尝试职教和大专的套读,邓国瑶所在的班,有三个孩子准备套读大专,有意思的是,他们都是‘金凤凰’的学生。”经开区职校副校长陈小洪说,“金凤凰”学生与刚从山上下来读职校的其他农村学生相比,学习的积极性更高。“示范班这几年的所见所感,让他们在胆识、气质、谈吐方面,都强于其他的山区孩子,他们的行为习惯更好,参与意识更强。”

  “有学历,有技术,这样才便于终身发展。”从龙泉中学“金凤凰”示范班毕业的刘瑞雪如今在经开区职校读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她也准备套读成都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

  数字点击

  在龙泉中学“金凤凰”示范班读书以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重视了。龙泉中学去年的“金凤凰”初中毕业生除考上普高的之外,绝大多数都进入职高学习;今年的初中毕业“金凤凰”初中毕业生,没有升入普高的,100%地进入了职业学校,初中毕业直接外出打工的现象,在他们中绝迹了。这大大减轻了以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负担,同时也为正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级成都经开区培养了大批高技术、高素质的“金蓝领”。

  就读“金凤凰”班

  腼腆得不敢说话的孩子开朗了

  “党和政府出资金帮助我们上学,让我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在‘金凤凰’学校里,我学到了在山区学不到的知识,看见了山区看不到的事物,开阔了我的视野……我一定会用功读书,长大加倍报答祖国……” 洛带中学初中部开展 “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活动,六个“金凤凰”班的学生们用一封封书信表达了对他们党和政府、对老师和家长浓浓的感激之情。“金凤凰”学生叶燕在作文《翱翔的“金凤凰”》写下了以上感人肺腑的话语。如今即将转入的经开区实验中学就读的叶燕更是感慨万分。

  在小学时喜欢打架、逃课、抽烟,老师都不敢管的“调皮大王”,变得乐于帮助他人,对学习也充满了兴趣;刚到学校时对家长嚷着要回家,晚上躲在被窝里哭,腼腆得不敢和别的同学说话的孩子,逐渐变得开朗起来……“金凤凰”工程的老师们,面对的是这样的现实: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习惯差;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甚至出现心理疾病;……但老师们硬是凭借一颗颗爱心,让这些孩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孩子们到‘金凤凰’班读书,真是他们的福气。”采访中,来自茶店镇前锋村5组的村民毛诗义感慨地说,“说实在的,老师们对于孩子的关心,比我们还仔细,要是我们自己,哪里看得出孩子有啥子心理问题。” 毛诗义的女儿到龙泉二中“金凤凰”班就读后,他到成都的一所学校当起了清洁工,一个月能挣600多元,如今家里的经济状况改善了很多。

  数字点击

  在龙泉二中和洛带中学初中部,“金凤凰”学生在2006—2007学年末的统考中,优生率达25.8%,114人进入全区前1000名(全区同年级7000多名学生)。2006年底对1896名“金凤凰”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2.9%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课堂比山上学校更有趣了,88.6%的学生认为在“金凤凰”学校上晚自习收获很大,84.6%的学生认为在“金凤凰”学校课余生活中学到了更多知识,70.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比在山上读书时进步了。

  决策回顾

  山区孩子同享优质教育资源

  龙泉驿区教育局局长宁旺成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区委、区政府在思考山区教育发展时,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山区中小学校中,实验器材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只占32.3%,体育器材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占29%,计算机等多媒体能满足需要的占29%,音乐、美术、卫生、图书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占16%;……山区校点正常的公用经费总数少,办学及运行成本较高,有的学校不能正常运转,办学条件普遍较差。“一支粉笔打天下”的现象比较普遍。

  “让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山区孩子真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是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之一。”2004年9月,市长助理、龙泉驿区委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陈争鸣来到万兴乡清水九年制学校调研中提出了实施“金凤凰”工程的构想。经过多方调查摸底,2005年2月,“金凤凰”工程被列为龙泉驿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按照“以班示范,分步实施,三年到位”的原则迅速启动。政府给予进城就读的每一位山区学生生活、交通补贴130元/年,免缴借读费和住宿费,赠送校服;进城就读学生按照山区学校收费标准交费。

  2005年2月,300名山区初中学生顺利进入龙泉中学就读。2005年9月,“金凤凰”第二期工程又在龙泉城区的龙泉二中铺开,1028名山区小学毕业生中,873人到龙泉二中“金凤凰”班就读,115名学生到坝区其他场镇学校就读,留在山区就读初中的只有40名;2006年9月,1042名山区小学毕业生中,到龙泉二中、洛带中学初中部“金凤凰”班入学的944人,选择到城区坝区其他学校就读的98人,实现了山区小学毕业生全部下山就读。

  相关链接

  孩子下山带动家长进城

  “金凤凰”工程解放了家长,使家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或外出务工上,不仅使原来的“空巢儿童”、“留守儿童”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放心进城打工挣钱,而且被孩子带到了城里的家长还有很多。在2006年底进行的对1206户“金凤凰”家庭的调查中,“金凤凰”工程实施以来,已经带动了3人及以上到城镇务工就业或迁居下山的山区家庭有145户、1—2人的有312户,分别占到了调查总数的12%、25.9%,而且有95.8%的家庭表示条件成熟时愿意下山就业。目前,龙泉山区有3万个家庭,“金凤凰”工程的实施将有效带动山区家庭融入城市生活,这是“金凤凰”工程为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采访札记

  一项共享发展成果的民心工程

  说脏话,随地乱扔垃圾……刚进入城区学校时,“金凤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让老师操够了心,但经过耐心的训练教育,这些现象消失了,孩子们适应了城区学校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心态乐观,养成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不仅如此,“金凤凰”工程的实施,正在带动大量山区农民下山进城,加上一些中小学的撤并,腾出了大量土地退耕还林,不仅为建设成都东部生态屏障和最佳人居环境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金凤凰”工程不仅可以促进大量“山里娃”成为高素质人才,而且促使了大量山区农民学习就业技能,为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一个个下山的“金凤凰”,改变了龙泉一个个山区家庭的命运。

  实践证明,“金凤凰”工程是一项予惠于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民心工程。

  李冰燕 刘斌 赵一 刘茂安 唐建

 

        

—— 信息源自:成都日报

严正声明 | 网站介绍 | 网站导航 | 信息发布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 付款办法 | 友情链接 | 本站首页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本站通用网址:中国教育网  网络实名:中国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在线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号信箱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02-5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客服电话:010-64803331
广告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 欢迎合作:cn1380101894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