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招生简章
联系方式
 

沈阳音乐学院简介

  沈阳音乐学院座落在沈阳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104,000平方米。学院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
  学院历史缘起于鲁迅文艺学院。1938年春,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培养造就适应建设新中国需要的大批文艺干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亲自倡导在延安创立了鲁迅文艺学院。沧海桑田,几十年来,学院经历了延安鲁迅文艺学院(1938-1945)、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45-1953)、东北音乐专科学校(1953-1958)和沈阳音乐学院(1958-)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历任院长为:李劫夫、丁鸣、秦咏诚、王瑞江,现任院长潘兆和。多年来,学院不断发展壮大,迄今已经建立了由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所构成的完整的音乐(舞蹈)教育体系。1999年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由四大教学区域组成。校本部:研究生部及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声乐、民族声乐、管弦、钢琴、民族器乐、乐器工艺、流行音乐、电子琴、音乐教育、舞蹈、声乐专家小组、国际音乐教育中心等15个系(教学单位);两个教学部(共同课教学部、社会科学部);图书馆、学报编辑部、音乐研究所。南校区:艺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艺术学院、社会教育中心。桃仙校区: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附属中等舞蹈学校。大连校区:附属大连音乐舞蹈学校。
  60多年来,学院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在教学科研中,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创作了大批具有影响的音乐作品,出版教材论(译)著数百部,其中部分教材和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级奖项,历届师生在国际、国内重大音乐、舞蹈比赛中有200余人次获奖。学院在1991年圆满地承办国际第27届李斯特音乐节的基础上,又连续五届成功地举办了“沈阳国际音乐节”。近年来,又成功的承办了文化部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演奏比赛、中提琴演奏比赛和全国艺术院校长笛演奏比赛等一系列全国性重大比赛和大型音乐文化活动。
  在为国家培养的数千名音乐、舞蹈、表演、教育、理论人才中,许多已成为全国各地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研究机构的领导与专业骨干,有的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音乐、舞蹈艺术家。例如: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电影音乐《雷锋》、《地道战》、《闪闪红星》)、著名作曲家谷建芬(电视连续剧音乐《三国演义》、歌曲《思念》、《那就是我》、《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烛光里的妈妈》)、羊鸣(歌剧《江姐》)、秦咏诚(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我和我的祖国》、电影音乐《创业》)、雷雨声(歌曲《迎宾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杨立青(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交响叙事诗《乌江恨》)、唐咏葆(星海音乐学院院长)、周荫昌(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徐占海(歌剧《苍原》)、雷蕾(电视连续剧音乐《渴望》、《四世同堂》、《便衣警察》、《编辑部的故事》等)、张千一(歌曲《青藏高原》、《嫂子颂》、交响乐《北方森林》)、唐建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系主任)、李黎夫(电视连续剧音乐《雪城》)等。
  多年来,学院重视并加强与国际间的音乐文化交流,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授、专家、学者、艺术团体以及友好人士来院执教、讲学、参观、访问。在友好交往基础上,相继与美国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音乐学院、英国皇家威尔士音乐戏剧学院、俄罗斯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大学、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澳大利亚音乐大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舞蹈学校等建立了校际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学院有计划地先后选派师生200多人次出国及到国内兄弟院校学习、讲学、演出,提高了学术水平。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中,学院将继承“鲁艺”传统,牢记毛泽东“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遵照江泽民同志为我院建校60周年时的题词“弘扬鲁艺精神,培养高素质音乐家队伍”,加快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按照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要求,加强管理,开创学院工作的新局面,为祖国艺术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联系方式:
地  址
:中国 辽宁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传  真:+86 24 23891655
联系电话:+86 24 23892223
E -mail:sycm_yb@sina.com  syjwc@online.ln.cn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