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信息

 


沈阳化工学院2003年招生简章

 


2003年招生计划 答 考 生 问  

 

专 业 介 绍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博而专的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具有创新能力,能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对新产品进行研制、对现有化工装置模拟优化、革新改造的基本能力,能从事本学科及相邻交叉学科的创新工作。
  专业方向:化学工程、海洋化工、化工工艺(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石油加工、工业催化。
  本专业为宽口径大专业,研究化工生产过程基本原理、反应路线选择、工艺流程确定、工艺参数优化、化工过程的技术经济评价;研究化工过程所用设备的设计、放大规律及化工装置的操作、控制方法;研究以化工过程系统整体观点分析、综合化工过程,实现规划、设计、操作、控制、管理最优化。
  毕业生适宜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军工等部门及相关设计院、研究院、高等学校、政府职能部门从事生产、设计、科研、管理及教学等工作。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安全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博而专的安全及化工方面的知识,在安全工程领域获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突出创新能力,能从事安全(尤其是化学安全)领域的开发研究、设计、预测、分析、评价、管理、监察的综合性、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安全科学、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信息与自控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安全技术、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了解化工装置的操作、控制方法,具有对事故的技术性、隐蔽性、规律性进行研究,对不安全工艺及装置进行革新改造,以化工过程系统整体观点分析、综合化工过程,实现规划、设计、操作、控制、管理最优化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经济分析、安全评价,能从事本学科及相邻交叉学科的创新工作。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安全和地球环境的世纪。建立安全学科,发展安全工程学科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象征,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的需要。本专业以安全科学、化学工程学为主干学科,由安全科学、化学工程交叉而成,着眼于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生产装置的大型化、自动化、技术密集、物质高能、过程高参数所引发的现代不安全性。
  毕业生适宜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军工等部门及相关设计院、研究院、高等学校及政府职能部门从事监测、评价、生产、设计、科研、管理及教学等工作。

  制药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掌握化学药物研究、制备和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研制、开发、设计、管理的,具备社会、人文、经管知识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的综合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制药工艺学和制药专业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和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对化学药物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生产与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波谱分析、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制药工程、药事管理、制药工艺学。

  应用化学学院
  应用化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化工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产品技术开发、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及各行业需求的分析检测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专业英语、计算机应用、化工技术经济及管理知识;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科学管理的基本技能。
  本专业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精细功能性化学品及其中间体的研究开发,医药及其中间体的研究开发,催化剂材料及工业催化剂设计,各行业分析测试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等方面都受到比较全面的培养和锻炼,成为从事应用化学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适应口径宽,毕业生适合去化学化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规划管理、生态环境维护、环境检测分析等方面专门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培养学生具备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环境控制等工程设计、生态保护、环境管理方面的专门知识。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行政管理部门、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等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工程制图、环境学、环境监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环境工程学科是新兴的交叉学科,环境保护产业在二十一世纪必将得到迅速发展,有志于本专业的人才必将大有作为。

  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主导学科,生物工程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研究素养和较强创新能力,能掌握药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生化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从事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质量控制与技术改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生物细胞培养与选育、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改善我省乃至全国生物工程技术专门人才短缺的被动状况,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药物、生物材料、食品、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设计、技术开发及生产管理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
  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到高分子材料及其相关企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可以到相关的研究院所及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本专业师资力量较强,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科研水平较高,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毕业生具有初步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工艺及设备的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生产条件间的关系,具有材料测试,生产过程设计,材料改性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设备及技术管理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在航空、航天、化工、建材等部门的工厂、研究所、设计院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从事科研工作。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材料化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进行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是多学科相互渗透、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的新型学科,被列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所研究的课题是研究和探索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变化规律,研究创造具有新功能新用途的新型材料。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材料物理专业
  本专业是理工科结合的专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材料科学前沿,培养能够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现代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掌握材料性能与各层次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能从事各种高新材料的设计、研究开发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人才。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智能材料与复合材料。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高分子物理,材料物理,材料物理实验方法,固体物理,材料破坏理论,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智能材料、纳米材料学,复合材料学、电子显微学,现代材料科学研究方法等。   
  本专业学生具有较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熟悉与材料研究有关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掌握必备的电子学技术,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材料设计分析。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并有最基本的材料生产和器件制备工艺知识,了解有关领域的发展趋势。毕业生能够在化工、机械、冶金、电子、军工、航空航天等部门从事材料的生产、研究和开发,或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及进一步培养成为高级材料科学研究人才。

  机械工程学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海关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产品检验、监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方向:
  1、高效节能过程装备方向:侧重于过程装备的设计、优化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
  2、过程装备控制及安全工程方向:侧重于过程装备的检测、控制与故障诊断技术。
  3、固液分离新技术:侧重于过程中广泛采用的先进分离技术极其控制技术。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化学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设计、测控技能和工程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对化工单元操作及成套装备的优化设计,创新改造和新型化工装置技术开发研究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方向)
  本专业培养有在机械设备领域实行自动化控制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使其具有在本专业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必备知识和基础能力。
  本专业把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通过数控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液动与气动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以典型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为背景,来叙述机械电子工程的总体设计方法,以加强自动化控制方面的设计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机械产品进行自动化控制的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及自动化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设计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本专业的主体学科是机械学和自动化控制,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通过力学、机械学、高分子材料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机械控制理论等,来叙述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的设计、制造及自动控制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的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学习高分子流变性质及加工技术,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及较强的自学成才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专业培养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和动力工程(如空调工程、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学习电工与电力学、控制工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是关于能源及其利用的专业,是与控制工程、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等有关的多学科、交叉性专业。主要包括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中所涉及的能源开发及利用、节能技术、动力工程(如制冷低温工程、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等领域,所涵盖的领域广,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油气储运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油气储运工艺、设备与设施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概算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主要学习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储运工程等课程。

  工业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选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造型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电学、机械设计基础、工业美术、造型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数学影视处理等方面的课程。
  本专业分工业产品设计和信息设计两个方向。
  本专业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绘画基本功。必须在个人档案中夹放一张个人徒手画作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信息产业、科技、教育、经济及政府、国防部门等从事研究、教学和计算机应用开发以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计算机科学基础,受到系统、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具备在计算机科学与应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及计算机系统维护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分析与研究、系统设计、技术开发能力,能从事多媒体信息处理、数字通讯、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只招英语考生。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科技、教育、经济及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以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具备在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本专业只招英语考生。

  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理论和工程技术专业知识,能在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向工作的高级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自动化工程领域(国家各部委及下属单位、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和高等院校)从事研制、开发、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电气信息工程领域(国家各部委及下属单位、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和高等学校),从事研制、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智能测控技术、精密仪器设计制造、过程自动检测技术及控制、光电技术、在线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电设备部门、物资部门、技术监督部门、质检部门、计量部门、工程检测部门、各种测试与试验中心以及设备维修部门从事设备维护与安全运转、产品质量检验、无损检测、计量检测与检定、自动检测仪器仪表设计制造等技术工作。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利用方面的知识,能从事网上信息集成、资源分析与利用、生产经营与决策、各类电子设备、网络与通信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电子科技产业和科研院所从事应用研究、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现代化大型企业从事生产信息采集与经营管理与决策分析等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本专业是电子与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能够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实验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主要课程:电子线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半导体物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电子学、集成电路工艺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磁兼容原理、传感技术等。
  本专业只招英语考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能力,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分析、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熟悉计算机在信息获取、信息控制、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中的应用,能在信息科学、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及生产管理的综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本专业主要课程:电子线路、电路分析原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算法及数据结构、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原理、传感技术等。
  本专业只招英语考生。

  通信工程
  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从事数据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维护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接受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规划、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能力,以及应用、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在电信企业、IT(信息技术产业)、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教学工作。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本专业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中高级工商企业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法、组织行为学、管理经济学、经营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本专业毕业生能适应各种类型的管理工作,可以在工商企业、房地产企业、证券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企业管理、营销、贸易、投资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科研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会计学(财务会计)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高级管理型财会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政府、金融、税务和审计等管理部门工作,也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还可以从事会计科研和会计教学工作。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会计学和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具有很强的财会实务操作能力的管理型注册会计师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CPA的会计实务、经济法和税法、审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各方面的会计基本知识和理论。具有很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会计师事务所、国内各大知名企、事业单位和公司工作,也可到证券、金融、税务、政府和审计等管理部门工作,也可以在科研院所从事会计科研和教学工作。

  金融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金融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和金融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专业培养各行业所需的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议开发与管理人才,信息管理中程序设计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经济管理和数学等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在各类信息管理工作中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汉语与英语水平。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管理学、经济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和系统软件、计算机网络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管理知识与计算机知识。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等工作,也可从事有关科研、教学领域的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代,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社会科学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具有现代公共政策、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的理论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具备公共事业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并能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研究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区、中介、社会保障、国土资源、行业协会等公共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及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
  本专业主要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现代经济学、物业管理学、环保管理学等。

  外语系
  英 语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用英语交际能力,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一定的科技基础知识和语言学知识的高级复合型英语人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向相关学科方向的渗透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及相关社会文化等方面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了解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基本内容。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及初步科学研究的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在科研及文化交流中,显示出较强的翻译及语言应用能力。
  本专业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视听说、英美概况、英文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欣赏、商贸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语言学理论、科技英语、文秘英语、计算机理论及操作、化工概论、第二外语等。
  本专业只招英语考生。英语单科成绩90分以上。要求五官端正,口齿伶俐。需参加口试。

学院的办学地址及咨询电话
  办学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号街;
  邮政编码:110142
  咨询电话:024-89388469 89388466
  网 址:www.syict.edu.cn
  E-mail : syictxsc@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