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小说《十诫》
|
来源:网络 2007-8-21 17:54:00 |
|
南海出版公司最近出版的《十诫-十个电影故事》,作者是《蓝》、《白》、《红》的导演、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得主基斯洛夫斯基。刘小枫为该书作了序。基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并不是单独一部电影,本来是十个电视剧,其中的《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作为电影发行,并蝉联了两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的影片被认为“既有伯格曼影片的诗情,有又希区柯克的叙事技巧”,他是享有盛誉的欧洲电影大师。作为战后波兰“道德焦虑电影”的代表人物,基斯洛夫斯基对现代人所面临的复杂情势——精神世界、宗教道德冲突以及人际关系的疏离进行了缜密的辩证。刘小枫在序言中说:“基斯洛夫斯基是原本意义上的作家,只不过他碰巧在运用电影语言方面极有天赋。看电影其实是最不自由的阅读方式。”每一章前出版者选取了基斯洛夫斯基的一些自述:“我仍相信我们是自己激情、生理状况与生物现象的囚徒。就和几千年前的情况没有两样。同时,我们也是所有复杂且经常是相对的分界的囚徒:哪一样比较好、哪一样更好一点、哪一样又会再更好一点、哪一样比较差……我们不断想为自己找一条出路,但又永远为自己的激情与感觉所禁锢。你没有办法抛开它们。”看电影的人有心力作出这样的发现:“《十诫》里面人物的流转交织:《第四诫》两父女在电梯里纠缠不清,停在其中一层,进来的是《第二诫》被逼操生杀权的医生,而下到地窖,却见《第五诫》的计程车司机。《第六诫》大门一开,《第九诫》男主角抬着脚踏车出来——当时我们还不知道他的婚姻生活亮着红灯,只当是个勤于运动的人。《第三诫》出门的是《第一诫》丧子的教授。终究是个理性的人,再悲痛欲绝也活下来——也是没有办法。《第八诫》课堂上女学生讲述的故事,分明是《第二诫》。”看书没有这样的收获,但是看电影也很难有这样的发现:“居民楼之间的路上,拐弯处的街边卧着一只狗,和在第五个故事里那个出租车司机喂的狗是同一只。”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习宝库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