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模式及改革趋势 笔试试题选编
|
来源:新华网 2007-12-6 17:14:00 |
|
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这项曾被无数教育界人士呼吁了多年的制度,终于打破坚冰浮出水面。自主招生作为近年高考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从最开始的22所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已经扩大到现在的59所,基本囊括了中国一流大学。
■改革趋势
从最开始的22所自主招生院校到今天的59所,从最初的高招录取可加20分到目前复旦和上海交大的完全自主招生,中国自主招生的发展趋势是呈上升态势的。
对比国外的考试制度,国外大学的招生经历了从“宽”到“紧”和从“紧”到“宽”的改革历程,最终形成了统一考试加辅助考试的模式:美国在录取学生时,更重视能够考查能力的学生中学资料,考分只是参考资料之一;英国、德国、法国、瑞典等国依据学生的全部中学资料来评价并录取学生;韩国除了设立类似美国的能力测试外,通过综合生活记录簿、面试、获奖证书等评选学生。
我国的高考制度虽然存在评价体系单一等弊端,但总体方向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完全照搬国外考试制度不会是我国高考改革的成功之路。自主招生探索出了统一考试与多元考试相结合的考试体系,是我国大学选拔人才机制的变革方向。这意味着它将越来越大地影响高校选拔过程和考生的命运。
此外,各高校因发展历史、所处地域等因素而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因此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这在客观上要求在选拔人才方面给高校放权。因为高校最清楚什么样的人符合本校的培养目标。同时,学校推荐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校对考生状况有最实际的了解,给他们发言权不仅能帮助高校全面考查考生,而且有利于高中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所以,从更广的意义上讲,高校自主招生,能够推动整个教育的进步。
■招生模式
高校现行的自主招生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高招录取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
这种模式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各高校对学生的要求和考试方式都略有不同,一般要求竞赛获奖或某一方面能力有过人之处。考试方式多为笔试和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平时知识的积累。因各学校学科特色不同,注重的内容也会略有差异。
在这种模式的背景下,自主招生无疑是高考的一个辅助手,通过测试的考生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后,只能说过了第一关。这些考生一样要参加当年的高考,一般需要第一志愿填报自主招生资格院校,会在高招录取时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说,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后,考生依然不能放松,毕竟目前的自主招生高校多为国内名牌大学,在各省的录取分数非常高,需要考生慎重对待,以免加上优惠政策后仍不能圆梦。
2.完全自主招生,高考成绩只作参考
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成为自主招生高校的先行者,两所学校均在2006年顺利进行了自主招生试点。虽然招生地仅限于上海,但近2 000名上海优秀高中毕业生通过学校组织的面试争夺两校600个录取名额,标志着我国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模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和其他自主招生高校相比,复旦和上海交大这种自主选拔录取最大的突破就是以面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高考成绩只作为参考。面试作为录取过程最关键的环节,凸显了大学自身的择才方式和标准,也为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提供有效的经验。
按教育部要求,两校都规定,通过面试被预录取的学生还必须参加上海市高考。高考成绩将作为正式录取的重要参考,而且高考成绩也是申请新生奖学金的依据之一,对专业选择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金刊》提醒:因第2种模式参考范围较小,本文以下所涉及自主招生考试模式限定在第1种。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习宝库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