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写给出指定篇目
解读名师:辽宁省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沈阳市骨干教师 赵志彦
从变化看今年的考试内容:选考中不会涉及文化论著研读
■显著变化
增加探究能力考查
从语文考试说明来看,虽然是课改后的第一年,但今年语文考试将遵循“平稳过渡”的原则,将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着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今年的语文考试与以前相比,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增加了一个,那就是探究这一能力。
探究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展、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以前只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这五种能力要求,这也是课改的一大体现。
文化论著研读不涉及
从考试内容来看,今年最大的变化是首次设置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这是课改后高考最大的一个特点,以前从未有过。因此今年语文考试的试卷结构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
必考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部分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125分左右;选考题25分左右。
另外,此前出台的全国考纲中对选考内容中要求了文化论著研读这一部分,但在我省的考试说明中没有提到,删除了这一部分内容,这也是与正常的教学相稳合的,也就是说这部分选考中是不会涉及到的,考生的负担又减轻一些。
■特殊提醒
默写名句名篇已给出篇目
今年考试说明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在必考内容的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给出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指定篇目,以前这部分是没有提供任何推荐的篇目的。
一共提供了64篇段,其中50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主要是选自7~9年级,包括《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等等。
另外14篇是选自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包括《师说》、《赤壁赋》等。
对于考生来说,从推荐篇目中可以了解到古代诗文阅读部分要考的一个大体的范围,但难点是其中很多篇目是初中所学的内容。
现代文阅读变第一道大题
需要提醒考生,今年的试卷结构中第一道大题就是现代文阅读,以前都是一些考查识字、用词的题放在前面,面对这种变化,考生应学会适应新的试卷结构,不要因为一上来就是现代文阅读而感到发蒙。
今年的作文考试,与去年的要求基本相同,只是去年提到书写规范,而今年换了一个说法要求不写错别字,而且与去年相同,仍然是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在这里提醒考生一定要保证作文中写字的正确率,否则会比较吃亏。
■备考锦囊
作文避免千人一面
每次模拟考试,考生都应调整好心态,把握好时间分布。
现代文阅读一定要读懂题,按题目答题不能想当然。在复习中对每道试题所考的知识点要有意识地加以确认,每个问题得分不是终极目的,在哪个知识点上得分或失分是这段时间必须严格关注的。
写作要体现鲜明、生动,这样比较容易得到加分。在实际作文训练中,为避免千人一面的作文倾向,考生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主旋律,要写自己得心应手的体裁,用鲜活的材料充实自己的文章。
考生下一阶段的备考复习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基础。任何能力的提升都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对知识点全面而系统的复习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重视知识的迁移和实际应用。学会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试卷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三,把研究考试说明作为备考一部分。不只高三教师,考生也要对考试说明做到心中有数,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