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瞅着,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考生的弦也绷得越来越紧了。可记者发现,考生对中考具体的考试科目很明确,但中考命题的难度比例,好多考生并不是很在意。有经验的一线教师提醒初三的考生:少钻偏、难、深、怪题,对命题难易比例要做到心中有数,先抓好80%的基础分,并注意答题规范,避免无意识失分。
高分段女生多于男生
记者发现,近几年的中考,高分段女生明显占优势,而一些平时成绩拔尖的男生却容易考砸。记者看到,市区内一所高中今年的录取名单中,前三十名考生中,女生占到了2/3。在直升生和指标生中,女生也占有较大比例。一高中校长告诉记者,近年来,中考试卷的考查侧重基础知识,女孩更容易拿高分,相对粗心的男孩常常“败下阵来”。对于高分段里女生多的情况,有经验的老师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初中阶段,学科设置、考试形式都比较适合女生的思维方式,她们比男生学得更扎实,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更强。中考时男生处于劣势,但男生的劣势地位能在高中学习中逐步改变,因为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强。提醒初三考生,特别是男生,审题和答题时,应更加细心一些。少钻偏、难、深、怪题,先抓好80%的基础分,注意答题规范,避免无意识失分。
命题难度比例是4:4:2
中考是两考合一,既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也是高中招生考试。在试题难度方面,要求考试科目试题的难度系数原则上掌握在0.6至0.65之间,会考科目试题的难度系数原则上掌握在0.75左右。考试科目试题中,低、中、高三档难度的题目比例,原则上掌握在4:4:2左右,且各年级内容均应占有恰当的比例。
在试题命制方面,要求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要关注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试题要层次清晰、难易适度、有良好的区分度,试题结构要保持相对稳定,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在试题结构方面,2009年将本着保持稳定、求实发展的原则,不做大的变动,只做局部的调整。
优化答题习惯很关键
进入初三冲刺阶段,不少同学把复习重点放在了20%的难度内容上,没有用在基础知识的“刀刃”上。中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要结合中考4:4:2的难度分布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
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错误解题习惯是审题不到位。尤其对于大题的解答。有经验的老师建议,先想出考点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再在头脑中系统分析,也算是“打腹稿”,之后再下笔。这种审题思考方式是避免答题“南辕北辙”的最有效的捷径。
要想考试既紧凑又从容,还要控制考试流程和时间分配。答题顺序通常是先做选择题和填空题,然后是应用题、简答题和作文,先易后难。通常情况下,读一道题目如果读了两遍都没有一点思路,那么就暂时跳过去,先完成下面的题目,等其他题目做完再来“啃”这块硬骨头。关于时间分配和控制要结合每一学科的特点,落实到每个五分钟。最好预留出20分钟的时间作为机动,才会使考试时间和进程变得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