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试题 >> 考研 >> 专业课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考研视点:如何看待研招中的“出身偏好”
来源:海天教育     2009-5-13 10:04:00
 
 青睐重点院校学生有原因

  现在确实有一些重点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排斥”普通高校学生,我认为这是有一定原因的。有的普通高校学生考虑到毕业后的出路,一门心思考研,为了争取考上,全力以赴,提前若干年就作准备,对课程学习采取敷衍的态度,而将相当部分精力放在复习上,且只阅读指定的考试教材,其他书籍几乎一概不看,导致知识面狭窄。

  另外,从总体上,由于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普通院校的教学质量也确实比重点院校差一些。一些研究所反映非重点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弱,就是一个例证。因此,重点高校招收研究生时,青睐重点院校学生,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可以理解。

  但是,这不能成为重点高校一概拒绝招收非重点高校学生的借口。事实上,非重点高校的学生也有出色的。据统计,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地方普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取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生就为数不少,这说明非重点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也有表现出色的。因此,重点院校在招收研究生时,可以参考学生的毕业学校,但不可盲目坚持“唯出身论”,对于非重点院校的学生,不能一概拒绝。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淮宇:

  应当破除“重点大学情结”

  一些重点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对于非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有偏见,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认为这种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重点大学情结”应当破除,理由有两点。

  其一,非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并非都比不上重点大学的本科生,他们的差别往往是高考时的几分,这还未考虑省份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和招生录取时的其他因素。另外,有些大学生从走入非重点大学的那一刻起就将高考不理想的压力化为奋斗的动力,希望能通过读研与别人站在同一个平台之上。而一些重点大学的本科生以为重点大学的帽子可以使自己“所向披靡”,便放松了学习。

  其二,在招收研究生时,平等对待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有利于学术的互动交流。非重点大学也有一些很不错的教师,其学术研究有独特之处,我认为非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加入重点大学的研究团队可以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术上的进步与提高。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办何应林:

  症结在于“懒人”选拔机制

  一些重点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不希望要非重点大学的本科生,一些非重点大学在招研究生时也偏爱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这样的“研招偏好”表面上看理由是招生单位希望招到更优秀的学生,但笔者认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懒惰或无能。

  好的师资力量和育人环境是学生达到较高水平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重点大学的师资力量和育人环境一般要优于非重点大学,但是重点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水平不一定高于非重点大学的学生。有的“研招”单位以考生本科就读大学的重点与否作为选才依据之一,而不愿意花精力去认真考查每一个考生,从而选取真正的优秀人才,这实际上是一种懒惰的表现。有的“研招”单位也许愿意认真地对待报考者,但是他们实在无法找到比较科学、高效的选才方法,于是他们就根据“一般情况下重点大学的学生水平高于非重点大学”的论断,将考生本科就读大学的重点与否作为选才依据,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才选拔机制上的无能的表现。

  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张会杰:

  名校品牌价值的外在表现之一

  古今中外,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总会有一些大学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这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著名大学,逐渐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人们心目中成功的品牌。社会越成熟,名牌效应越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讲,研究生招生时导师更希望招收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就是品牌价值的外在表现之一,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

  不可否认,各行各业的很多优秀人才其教育背景并非全都“系出名门”,因此,有人辩驳,认为应该“英雄不问出处”、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品牌之所以被信赖,总体上看并不盲目。目前,品牌偏好的威力基本上仅仅体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重点大学毕业生”。由此看来,重点大学的出身虽然重要,但并不绝对。对于那些就读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只要自己更加努力,比重点大学的学生更加出色,完全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

  考分与教授间的话语权争夺战

  研究生教育实乃培养研究之人才,而不再是以基础教育、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本科教育。因此,研究生招生的招收对象显然是具有研究潜力的可塑性优秀人才。那么谁来识别优秀人才?分数还是教授?在考分和教授之间,一场话语权的争夺战悄然打响。

  我国的研究生招生采取了区别于高考的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但是这样的招考制度同样难逃高考的弊端:应试教育的传统太重,笔试高分者未必有真正的研究潜力,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显然导师不愿招收这样的考生,希望在面试中将这样的考生剔除。于是,教授对考生选择权提出了更多的诉求。

  为了规避录取笔试高分但研究潜力不高的考生,越来越多的高校增加了面试权重,并准备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考试中逐步取消笔试。教授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得到加强,逐渐掌握了考生生杀予夺的权力。教授最终成为这场话语权争夺战的胜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笔试高分落榜等现象才具备了出现的条件。

  那么非重点考生就没有机会了?我想,其实问题不在于你是不是非重点的出身,而在于你是否具有研究潜力,如果你真正具有研究潜力,只要你足够优秀,导师肯定是不会放弃你。诚然,这需要非重点考生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这样的努力不是仅仅追求一个高分。

  安徽科技学院高教研究所张宏喜:

  但愿“出身偏好”只是软政策

  目前,一些重点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不希望要非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这是教育歧视、面子工程、考研热后遗症,还是教育发展的优胜劣汰使然?我认为都有之。

  当然,任何现象都有其两面性,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能全面否定,更不能一味肯定。关键是看学校制定研招政策的出发点,笔者更希望这只是一种软政策(如相同情况下择优录取、参考价值等),而不是硬政策(必须)。前一种政策可视为优胜劣汰,后一种则要定性为教育不公平。

  湖南大学学生刘铁:

  名校研招更应恪守公平

  读研后,对于研招不公我也有所耳闻。一位来自山东一所地方师范院校的同学曾对我说,每年研究生复试时,很多名校一听是来自他们学校的,都直摇头。一是他们学校名气不足,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所三流学校。二是他们学校的学生考分比较高,但复试时表现不太好,使人觉得他们学校的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于是产生了恶性循环,名校老师对他们学校考生产生刻板印象,他们报考名校也更加谨慎。并且,我也发现我所就读的学院存在歧视。比如在研究生推免生招生中,某考生分数排名第二,但她却拿不到全额奖学金,因为她就读的学校既非“211”又非“985”。因此,即便她排名再靠前,也只能拿半额奖学金。

  我认为,研招中类似现象对普通高校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普通高校考生与重点高校考生之所以有着一定差距,并不意味着前者能力不足、不够勤奋,而很大程度在于普通高校确实不具备与重点高校相媲美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对于来自普通高校的考生,名校更应慎重遴选,以防止一刀切,从而错过真正的可塑之才。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作风,更事关学生的前途。常言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础。如果名校持有类似的“出身偏好”,将普通高校考生拒之门外,那么研招就难以确保公平公正,我们提倡的教育公平就难以实现,更遑论社会公平了。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