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试题 >> 高考 >> 语文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教育》旬刊     2009-9-18 11:46:00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的意思。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使用文字传递信息,这就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当然,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人文性,就是注重人的发展和“人格塑造”,培养创造思维,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很多老师只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学习,强调记忆、练习和考试,使学生陷入疲劳且死气沉沉的学习氛围中,导致学生对语文产生抗拒心理。其实,人文性就隐藏在工具性背后,它是在工具性的应  用和充分发挥中,逐渐呈现的过程。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继续培养学生听、读、写、说能力,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任务。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语文知识,认识3000个左右的字,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时,教师讲授一篇课文,就可以以课文的语言文字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写什么”的基础上,再深入到课文内部,揣摩“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并得到人文性的启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有效性问题。什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通俗地说,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语文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比如,学完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后,学生对鲁迅有所认识,对童年生活的描写方法有所认识,对生活产生热爱,对大师的文学产生兴趣,这就是有效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还有兴趣品质的形成。如果学生仅仅是把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记下了,把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抄下了,把关键段落、关键句子的含义背下了,却丝毫提不起对语文的兴趣爱好,那么,这次课就是失效的。
  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我认为应当通过以下途径入手:
  加强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行动的内驱力。
  再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鲁迅先生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描绘了一个精彩的童年世界,无忧无虑,充满童真与好奇。给学生讲完这部分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描述自己记忆中的乐园,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或者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有特长的学生还可以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童年》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可以配合着这个课来使用,或直接播放给学生听,或安排学生合唱,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意境,并与课文中的意境相联系。当讲到课文中关于美女蛇故事的时候,学生如果不太感兴趣,可以讲到别的故事上去,如《白蛇传》或者《聊斋》中类似的故事。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兴趣了,可以引导学生看一下鲁迅的其他著作,如《朝花夕拾》中的文章。至于鲁迅先生的抨击社会现象、控诉时代丑恶的评论文,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先不用看。因为这些文章对于初一的学生暂时还显得比较生涩难懂,学生很难把握其中的真正含义。
  总之,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方法,就看教师怎么用。《教学参考书》是不可能告诉一名语文老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这要靠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思考,多准备,多实践。
  重视语言文字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全都具体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飘缈的空中楼阁。所以,语文课一定要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关于百草园景物的一段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读者读起来会感到很生动,很有味道。其实,鲁迅先生只是把一连串的景物,用形容词配合着名词平铺开来,写法很朴素,并没有用什么很夸张的手法来写;但是,这样的写法,却能带给人欢快和激动。学生欠缺的,恰恰就是这样的写作方法。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写好一句话,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写。其实,平凡中见伟大,朴素中见真知灼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同样可以达到好的效果。对于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关键句子,可以引导学生从字面意思入手,咀嚼字面下的含义。当然,太深太隐讳的含义,原则上是不要求学生理解的。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先生描写了两个地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有人认为鲁迅先生这样做是为了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禁锢;也有人认为作者的立意并不在批判,而是借三味书屋的严厉来写儿童的天真活泼。教师讲到这部分时,可以把这两种观点都搬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甚至可以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把学习气氛调动起来。至于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与“确凿”放在一起,看上去好像语意有矛盾,实际上这是鲁迅先生特意这样用的。教师不必让学生去深究这种句子的意思;但可以告诉学生,在平常的写作当中最好不要这么写;因为与现代的行文逻辑不符。如果在考试的病句选择中遇到这样的句子,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其是否为病句。
  引导学生有效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必须安排大量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中,有所思考、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充分相信语文水平是读出来的,作文水平是写出来的,道理就这么简单。我经常要学生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唐诗三百首》、《宋词鉴赏》等书搬进课堂阅读,组织学生读报读刊,以此来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使学生从众多的书籍中涉猎丰富的知识营养,提高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每周还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到阅览室去读书,同时要指导学生看什么书,怎么看。假期要布置读书任务给学生。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而不是强迫学生去读。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方法很多。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凸显语文综合素质,着眼于开放、创新,在教学内容上倡导新、活、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对学生重在激励,注意信息的及时反馈。
  开放式的语文课堂要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空,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同时,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从中获取更丰富、更新鲜的营养,真正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基础性”,为学生终身学习开辟一条坦途。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