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试题 >> 高考 >> 语文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名师指导:高考语文阅读有章可循
来源:台海网     2009-4-24 9:03:00
 

     阅读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语文的重点、难点。语文阅读是否有章可循?最后冲刺阶段,如何提高阅读技巧与能力?本期《学堂》邀请三位一线中学语文教师,结合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为考生做指导。

  另外,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厦门市教科院语文科主任俞发亮老师也就阅读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考前阅读讲究实效

郑文权(乐安中学一级教师)


  平时的阅读就像下馆子,各色菜肴,任君选择,不满意还可以退货、骂娘。考试阅读可不一样:像吃食堂,规定时间——— 来晚了,恕不等候;规定菜色——— 爱吃不吃,别无选择,不吃就只能挨饿。总之,阅读有很强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考试却只能入“我”瓮来,俯首就范。

  当然,这并不是说阅读与考试风马牛不相及。相反,阅读却是考试的源头活水。自主阅读多了,既储存了思想,也锻炼了眼力,保持着敏锐的语感。临考前阶段,很多同学放弃了阅读,导致语言感觉能力迟钝,在面对试题时思维不活跃,答题语言也粗糙、呆板,不仅影响了阅读题得分,也影响了作文写作。

  由于考前的时间特别宝贵,因此考前阅读有一定的功利性。要防止消极甚至无效的阅读:

  1.博而不约。什么都要读,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不知所措。高考试卷阅读文体显现多元化倾向,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属选考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和阅读兴趣,确定自己的选做类型,并有针对性地在考前进行类型化阅读。

  2.过目的多,留心的少。头脑就像是个筛漏,这样的阅读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3.过目的多,留心的也多,只是学而不思——— 头脑成了他人思想的跑马场,“阅尽他宝,终非己分”。

言之成理以理得分

邬文全(厦门二中高级教师)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命题: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三个考查方向和层面,是2009年福建探究能力考查试题命题的依据,也是2009年高考复习的聚焦点。

  “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充分彰显了试题的开放性,但也使得不少学生产生误解,以为可以自由发挥,致使答案天马行空,离题万里;另有一些同学答题信心不足,思维局促,致使答案板滞有余,灵动不足。这类试题的解答,必须兼顾其开放性与限制性结合的特点,除了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文本本身的内容做到有根有据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言之成理”。

  所谓的 “言之成理”是指“领悟作品主旨、挖掘文本意蕴”后,还必须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只有做到“规范清晰”、“析理深透”才能言之成理,让人信服。

  1.规范清晰:在组织语言作答时应考虑到答案的规范性,一般宜用 “总—分—总”式回答,总说时观点简洁、清晰,分说时注意层次鲜明,可以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或序号标明答案脉络。

  2.析理深透:有些题目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与探究能力,要求考生答题时将探究内容表述出来。解答此类题不能简单下结论,必须谨慎下笔,从题干入手,结合文本有关语句,做深入细致地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如何以理得分,关键在于日常有阅读的习惯,每天不需要读太多,但一定要对某些或者某几个句子、某个段落有感觉。

    阅读具备三“性”原则
  
    连子波(松柏中学一级教师)

  高考的重头戏是 “阅读”和“写作”。阅读部分试题分为 “文言文阅读(15分)”、“古代诗歌阅读(6分)”、“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现代文阅读(12分)”、“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共64分,占试卷总分(150分)几乎半壁江山。写作70分,读是写的基础,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此处不赘述。文言文、古代诗歌、文化经典的阅读,在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后,其能力要求本质上与其他几部分试题是一致的。因此,临考要充分注重阅读基本能力及方法的训练。

  高考阅读考查是以阅读者的知识背景为依托,以确认、整合为基本手段,准确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校正原有的认知积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想象、鉴赏的一种阅读方式。在阅读时要注意三“性”:客观性:

  阅读可分为两种,一是接受性阅读(它追求原汁原味地理解文章),二是主观性阅读(它要求个人主观体验的参与)。

  高考阅读侧重于考查前者,强调对文本的客观性阅读,即一个阅读材料,你读懂了多少(这是“量”的要求),你读得深入吗 (这是“质”的要求)。这一类试题,要求你完全贴近文本作者的表达意图,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领悟文本,要求你在阅读时始终问自己“作者说了什么”、“作者要阐明什么”,而不是 “我是怎么看的”、“我的看法是什么”。

  另一类题目在目前的高考设题也逐渐出现(但较少,一般只有一两题),即注重文本阅读的开放性,要求你以自己的主观体验来理解文本中所涉及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解题时要注重这两种题型的区别。必须先有客观性阅读,进而与自己的人生体验对照,主观性阅读才不至于走向主观臆造。整体性:

  一个文本自成一个整体,阅读时要防止断章取义。一个段落往往是从一个角度来表述文章整体中心,因此以“段”代“章”或者以“句”代“章”的读法,往往会造成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偏差,甚至误解。阅读时要逐段进行理解,进而整理全文的思路,综合把握文意。相关性:

  要实现文本的整体性把握,需要理解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下一段与上一段之间可能存在种种关系: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证明与证明的关系,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具体与概括的关系,隐含(或含蓄)与阐释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描写与陈述的关系,指代与被指代的关系,比较的关系以及因果、转折、递进的关系等。阅读时必须有明确的分析意识,才能将段与段之间的联结梳理清晰,对文本的理解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一个段落中,句与句之间也存在着相关性,其分析原理与段落间关系的分析是一致的。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