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五天的省人大会议今天就要闭幕了。较之前两次会议,此次会议媒体吵吵的事儿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多、那么热:除了至今高房价仍然是媒体似乎欲言无力欲罢不能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诸如此类民生问题已再难引起“喜新厌旧”媒体的多少兴趣。倒是有一桩看起来是陈年旧事,可媒体却依然给足了它“面子”——几所至今还由“阿公”供养的幼儿园。
把幼儿园摆上台面,好像有点儿“不地道”,可这又事关财政预算的透明、公共财政的使用等原则性的问题,不说看来又难以绕过。并不健忘的人应该对此有印象,几年前就是这几所“没有断奶”的幼儿园的经费问题曾经为媒体嚷嚷了好一阵子。
在人大代表们急急呼吁公开财政预算,以使“取之于民”的财政真正做到“用之于民”的当下,“幼儿园经费”问题再度浮出水面,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是必然的——既然款还在“拨”,呼唤的声音就不能停止。很显然,那几所幼儿园的经费问题已经成为广东建立科学的公共财政体系一个不大不小的标杆性事件了,它的开始是一种制度的必然;反之亦然。科学的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财爷”刘昆不是说(现在公开预算)“于法无据”吗?但它总会有“据”的时候。
从关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到更加关注政府“钱袋子”的每一个银子的使用,人大对政府的监督正在逐步走向根本。“幼儿园经费”问题只是一个小小点,但它却折射出了现行财政体制的诸多弊端。现行财政体系的积弊虽久,但只要迈出财政预算公开的这一步,许多技术性的问题就会消弭于无形,“幼儿园经费”问题自然也将得以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