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培训市场需求旺盛,受到众多投资人的青睐,但在资本的热捧下,不少培训机构靠烧钱盲目扩张。
伴随着2020年初突发的疫情,很多线下机构无法正常开课,耗课难、用户退费、团队涣散、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越来越多的机构“爆雷”,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小机构,不少老牌的全国连锁机构也赫然在列。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选择与银行合作,对培训机构的资金进行监管。
山西运城上线教培云
据财新网报道,近日,山西运城盐湖区教育局联合中国工商银行运城分行推出“教培云”平台,开创了当地民办教育机构资金监管服务新模式。
该平台要求属地培训机构将收取的培训费用全部纳入该平台。预留最低余额后,教育局分三个月按比例将学费返还给机构。机构若临时支取资金要打申请,且每次金额有限。
据工商银行介绍,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教育培训市场规范发展的政策要求,工商银行积极与教育部门合作,探索建立教培机构资金监管体系。“教培云”平台分设教育部门监管端、教培机构服务端、学生家长服务端三大模块。其中,教育部门监管端提供机构课程与资金的全视图监管服务,协助教育部门全面掌握教培机构开班办学与资金收付情况,确保资金按履约进度从监管账户向机构账户划拨,帮助消费者避免资金损失。教培机构服务端为教培机构提供课程管理发布平台,涵盖课程发布、线上收缴、财务对账、优惠管理等服务,助力教培机构提升信息化办学水平。家长学生服务端为家长学生提供报班选课、缴费退费、纠纷处理、课后评价等服务,助力保障家长学生的合法权益。
据四川在线报道,今年4月份,攀枝花市东区设立“教培云”监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手段,对民办培训机构和民办幼儿园资金开启“云监管”模式。
广大学生家长只需关注培训学校微信公众号,通过线上缴费,培训学校收取的学费即被纳入监管并冻结。监管服务平台按照约定的周期,分期分批将培训费转至民办培训机构和民办幼儿园在银行开立的结算账户内。此外,还将监督“大额资金异动”和预警“最低余额”,从源头上有效预警和管控民办培训机构和民办幼儿园资金链断裂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消费者的损失。
据工商银行官网显示,“教培云”平台已在全国30个省、75个地市、300余家教育部门投入使用。
目前在全国多地的教育体育部门都设立了类似的管理平台。比如今年9月30日,四川省自贡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防范化解办学风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里面就提到“利用省教育厅建立的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采取“互联网+教育”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搭建管理端、机构端和家长端,实时提供机构情况、培训内容、课程设置、收费标准、教师和学生信息、年检年审、风险预警、舆情分析、群众投诉(建议)等多项功能,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公开化、透明化等,对办学过程实行有效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教育部门将开设资金监管账户与教育机构年审挂钩。
自贡市的《通知》中提到“逃避资金监管,拒绝开设资金监管专用账户者,当年不予年审,按年检不合格向社会进行公告,视情况纳入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
杭州市今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通知》中也提出“各地教育、民政等部门要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费收入是否纳入资金监管情况,列入对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和年审年检的重要内容。”
据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民办学校(机构)数量将达到28.52万所,年复合增长率在6.1-6.5%之间。2025年,民办学校在校生数量将逼近9000万人,民办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2.36万亿元左右,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近10%。
消费者需合法维权
今年10月,优胜教育疑似陷入“爆雷”疑云。彼时,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的优胜教育总部大门紧锁,无人办公。除了北京,天津、上海、沈阳等地优胜教育部分校区也相续关停。学生无课可上,家长讨费无门,老师已被欠薪数月。
11月15日,优胜教育发布近阶段工作进展汇报,表示虽然目前资金链断裂,但从未想过放弃解决问题。
实际上,优胜教育并不是唯一一家“爆雷”的教育培训机构。近些年来,教育培训行业“爆雷”事件频发。
2017年9月,知名钢琴培训机构“星空琴行”在没有通知学员的情况下,突然暂停全国近60家门店营业,所有门店及总部大楼大门紧闭,总部客服电话无人接听,多地学员组织线上和线下渠道维权。
2019年10月,创立于1998年,和美联、英孚、华尔街英语并称为英语培训“四巨头”的韦博英语因经营不善和严重亏损,导致资金链断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各大门店相继破产倒闭。据估算,全国范围内,打了水漂的学费或超亿元。
据法治日报,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看来,此类事件暴露出教育机构预付式付款存在巨大风险。教育培训课程往往周期长、费用高,教育机构往往许诺众多优惠,吸引消费者缴纳数月甚至数年的培训费用,一旦教育机构跑路,消费者就会面临财产损失。
“此类事件暴露出教育培训机构自身管理不够规范,行业监管有待加强的问题。教育培训机构预收的学费应当合理使用,却被盲目投资到公司的其他投资运营中,导致一旦出现情况,机构拿不出本应退还的学费退给消费者。”孙丽说。
孙丽建议,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时,应当保存好相应的培训合同、交费记录等重要证据,首先积极主动和培训机构协商退款,如果迟迟无法解决,则应向教育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起投诉,敦促教育机构解决问题。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机构按照合同约定履行退款义务,取得胜诉判决后如对方仍不履行还应及时提起强制执行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编辑|孙志成 杜恒峰
校对|程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