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计划在两年内为上万名处级(副县长)以上干部,提供经济管理培训课程。市委书记薄熙来亲自为学员讲授现代管理知识。此外,培训班还将邀请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作讲课辅导。
重庆向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提供经济管理培训课程,目的在于“打造一支开放型的官员队伍”,在于将重庆建设成为“中国内地对外开放高地”。今年1月,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三峡库区视察时,发现当地干部对现代经济不甚熟悉。随后,该市决定在未来两年时间内,对区县干部进行大规模经济管理课程培训。对干部进行大规模经济管理课程培训,显然是当下重庆对外开放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相继推出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国家的综合实力。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程,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主线的发展历程。从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十七大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到“兴国之要”的高度,其间无不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
回顾这一光辉历程,我们方能更好地领会重庆向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提供经济管理培训课程所蕴含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七大高瞻远瞩地指出,要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因此,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自觉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充分掌握经济管理技能,娴熟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使之更好地为当前的经济建设服务,为当前的对外开放服务,为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切实提高国家的对外开放水平。尤其是在科技、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需要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能够成为懂得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行家里手,成为提高机关效能和经济效益的管理能手,而切勿成为只知道“发号施令”的“行政命令家”、“行政指挥家”。
中国的现代化,在国家有效实施行政化管理的前提下,其当务之急首先也应该是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管理一方面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但另一方面又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在此前提高下,经济管理既能调整经济关系,又能够影响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为此,需要政府切实提高行政化管理水平以及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使广大干部能够更好地按经济规律办事,按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办事,进而有效提高整个国家的对外开放水平。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融入二十一世纪,以经济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管理当率先融入二十一世纪。迈不过这道坎,爬不过这道坡,趟不过这道河,中国的各种改革将因经济管理而“滞后”。行政命令代替不了行政管理,经济指令也无法代替经济管理。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经济善管理的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逾越的一条“鸿沟”。
大面积培训干部,大面积普及经济管理知识,大面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是重庆建设“中国内地对外开放高地”作出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