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李稻葵:金融危机是中国的机遇
|
来源:《华夏时报》 2008-11-24 16:31:00 |
|
随着美国和欧洲已经启动国家信用的金融救市手段,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最有可能在未来两到五个月消失或者过去,随之而来的将是经济的衰退,衰退之后将会进入一段很长时间的低迷。这段西方国家的经济低迷期将使美国等西方国家失去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位置,取而代之的将是中国。 当新兴市场国家走出了这一轮的金融劫难之后,完全可以担负起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重任。就中国而言,每年有1000万的毕业生要就业,如果他们其中有20%的人找不到工作,就会成为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所以认识到基本的人口格局,中央政府一定会不遗余力地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在未来七八年,最起码要保持9%的增长率。如果美国继续保持2%左右的增长率,那未来若干年,中美之间进行比较,中国每年新增GDP就已经超过美国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美国了,自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金融格局也是如此,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将会出现过分监管的倾向,导致西方金融的影响力会下降。相反,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居高不下,因此,中国的金融影响力将会不断上升。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自己不能停滞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步伐,这个金融创新不仅指的是产品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金融监管的创新。 因此,这场金融风暴给中国经济提供了一个走大国发展战略的重大的机会。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自觉不自觉地学习、借鉴了新加坡、日本、韩国的经验,事实上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大国了。所以,此次中国走上大国发展道路是不可阻挡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三件事需要做:第一,需要我们大幅度提升内需,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因为大国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潜在的国内需求,而不是海外的市场;第二,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尽管我们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绝不能说这个机制已经非常完善,很多地方还跟不上客观的经济发展要求;第三,就是中国经济走出去,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在美国和欧洲的实体经济出现困难之际,大量的技术公司闲着没事,这种情况下是中国的企业到国外获得技术、获得人才的大好时机。 总之,这次金融风暴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重点在于中国企业家怎么去把握,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对世界负责,进而成长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受大家尊重的有领导力的国家。我相信,中国政府一定会正确地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为未来30年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为最终进入一个世界强国之列的美好梦想,奠定一个坚实基础。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习宝库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