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 >> 培训动态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学校不是“干部”培训机构
来源: 四川在线     2006-9-12 20:18:00
 
   40多人的一个小学三年级班级,却出现了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等35个班干部。一个班级中这么多班干部,在全市中小学中虽然不带有普遍性,但在个别学校确实存在。(《新闻晨报》9月6日)

  对此, 该班班主任的解释是,有关部门倡导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在岗位的体验中锻炼、提高。很多中队工作带有临时性,工作的变动性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让队干部承担临时出现的工作,会增强他们的工作信心和服务意识。这样的鼓励有利于孩子的进取和提高,鼓励学生当队干部,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工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事实上,该班主任列举出的种种“优点”,我并不反对,说实话,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样做的确能够锻炼孩子们一些能力,不过,面对班主任列举出的诸多好处,我依然是不愿意“领情”的,为这种“全民皆官”的教育培养模式深表忧虑。

  不管他罗列出多少大小道理,多少优点、好处,我都固执地认为,一个40多人的班就有35名“干部”,这种可谓“全民皆官”的怪现象是弊大于利的,“干部”过多,会造成人浮于事,干部之间无所事事的尴尬局面姑且不说,事实上,笔者的担心已经存在,采访中,数位担任队干部的学生直言,他们很少有事,只是挂名而已。一名吴姓小朋友告诉记者,他当上队干部已经半年了,但只在一次班级活动中帮大家管用品用具。另一名同学则坦言,自从当上小队长后,没有像样地为队员做过事儿。而且这样过早让孩子们接触“官位”,难免让他们变的利益薰心,互相之间争权夺利,污染孩子们纯真无暇的心,让本来单纯、简单的他们过早“复杂”起来,势利起来。最后的结果恐怕是不但能力没得到提高,倒是害了孩子们,将孩子们引入“歧途”,没有实现“双赢”,倒是落得个“双害”。

  锻炼孩子能力,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并非一定得用“官位”与“权力”等优惠政策吸引他们,没有“官帽”同样可以做到,学校毕竟不是“干部”培训机构,教育毕竟不是权力与政治的“练兵场”,切莫让孩子“牺牲”于政治!(编辑:张音)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