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桥农场,距离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城112里,开车单趟就要一个多小时。在这个靠近海边的盐碱地里有个洋桥农场小学,全校只有117名学生,12名老师,老师都想着离开这里,孩子在学校里自由散漫,条件好的家长把孩子送去城里读书了,条件一般的家长看在眼里,无奈在心里。但自从两年多前已在乡村小学工作了24年的潘胜来到这里担任校长后,一切都彻底变了样。
辗转多所乡村小学,一干就是26年
1996年,刚毕业的潘胜被分到灌云县南岗乡最偏僻的一所村小校上班,他毫无怨言,每天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上学校,忙到天黑了才回家,中午就带点干馒头在学校就点开水解决午餐问题。潘胜把时间全部用在对学生的补差上。那年雨水似乎在考验这个小伙子,下得特别勤,一下就是三四天,那时候村与村之间全是泥土路,潘胜经常穿着一双大胶靴,一手拎着一双单鞋,另一只手里拎着点干粮,背上的包里背着的是所有学生的作文,他本本精批,有时候,他写的评语甚至比孩子的作文还要多。
就这样,一年后,他带的全乡有名的后进班里有12个孩子考上了县中,毕业班整体教学水平一举进入全乡第二名,六年后这批孩子里又有12人考上了大学,这在当地一度被传为佳话。
因工作成绩突出,潘胜先后被调到灌云县龙苴、白蚬等地担任小学领导职务,就这样,他在乡村小学一干就是20多年。
命运总爱开玩笑。从2006年起,潘胜就老觉得腰部疼痛,夜里翻身都很困难,同事都劝他去医院查一查,可他总是一拖再拖,直到2012年5月疼得实在没办法了,才利用暑假前往南京鼓楼医院,结果被查出强直性脊柱炎,并且病情很严重。虽然听了医生的警告很紧张,可是回到工作岗位以后,潘胜就把医生的话抛之脑后,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虽身患强直性脊柱炎,但潘胜仍然坚持教育教学一线,坚持带主课,周课时数达到惊人的23节之多。潘胜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榜样力量,为全校117名孩子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既当校长又当保安,守护100多个孩子成长
2020年8月,潘胜被调到距离县城最远的洋桥农场小学担任校长,这个靠近海边的盐碱地里的小学虽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但基础设施一直相对落后,校园内随处可见果皮纸屑是潘胜刚到学校的第一印象。
为了改变校园环境,潘胜首先开始抓养成教育,培养孩子们生活习惯。同时不停跑部门、找单位,甚至利用私人关系拉来赞助,帮助校园内装上路灯,为宿舍安装了空调……学校硬件设施改善了,环境也整洁了。
因为办公条件有限,与其他学校校长宽敞的办公室不同的是,潘胜的校长办公室在教学楼的一间阁楼里,指着面前简陋的办公环境,潘胜笑着说:“我在这透过窗户就能看到整个校园,孩子们在操场上干什么,我一览无余,我觉得挺好的。”洋桥农场小学只有12名老师,男老师仅4人,他和另外3名男老师既当老师还要兼职学校的保安工作。
虽然条件有限,但潘胜却给学校赋予了更多文化气息,他将学校主干道命名为“勤学大道”,将两棵柳树命名为“双一流”等,“这些名称都是我自己想的,就是想让孩子们耳濡目染感受更多文化的东西,也祝福孩子们将来都能考上双一流大学。”
办出教育特色,赢得社会和家长赞誉
在潘胜两年多的付出后,如今全校学生和老师的精神气都非常足,在校园的任一个地方遇到学生,总能听到礼貌的问候;随便走进一间教室,孩子们都在认真学习,老师们都在用心地教学。“今年的测试,我们孩子的成绩在全县排在前列,音体美成绩拿到全县第一,呼啦圈和国际象棋两项目是我们学校的特色项目。”潘胜骄傲地说。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秋阳下的洋桥农场小学操场上,孩子们正在做着呼啦圈操,各个班级的孩子穿着整齐的服装,摆成不同的造型,七彩呼啦圈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小小呼啦圈成了无限快乐圈,呼啦圈操也成了孩子们最爱的运动、学校的特色课外活动。
该校国家级国际象棋优秀裁判员、省科技优秀辅导老师李良向笔者介绍,近年来,洋桥农场小学认真落实“双减”政策,科学谋划学校特色课程,创新评价管理。目前该校的呼啦圈特色课程和国际象棋特色课程已经成为全县知名、全市有名的优势项目,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在今年初举行的连云港市国际象棋等级赛中,洋桥农场小学派出的六名同学全部获奖,其中邓紫曦同学获得冠军,张诗怡同学获得亚军,六名参赛选手全部进入全市前八名,特色教育成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因为学校有不少留守儿童,潘胜自己带头,要求老师经常性开展家访工作,有时家访结束回到学校已是晚上十点多了。潘胜介绍,“家访教育实现了老师到访和学生受访两个‘百分百’,这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建成打下了良好基础,也是学校主动弥补校园有限教育、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广泛和深度联系的有效活动,深得学生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赞誉。”(夏兴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