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 >> 培训动态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我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来源:     2022-9-30 9:42:00
 

中国商报(记者 李远方)9月27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从数据的角度,用数据说话,从数据看变化,从数据看发展,从数据看成就,介绍十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

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与2012年相比,学校增加6300余所,在校生增加2800余万人。(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教育普及实现历史性跨越

谈到我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的格局性变化,刘昌亚说,十年来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与2012年相比,学校增加6300余所,在校生增加了2800余万人。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

2021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0.9年,相当于高中二年级的水平,比2012年增加了1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是24.9%,比2012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国民素质不断得到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教育公平方面,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全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为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覆盖,十年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

在流入地上学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多了。实施“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规模达到1372.4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比例达到了90.9%。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更多了。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30万以上人口县均设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共有在校生9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万人,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了95%以上。

教育经费投入实现“四个翻番”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教育投入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战略部署更加有力,无论财政状况如何、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只增不减的战略决心更加坚定,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不低于4%的战略目标更加明确。”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在介绍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情况时作出上述表示。

郭鹏表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这是我国在2012年首次实现、又连续10年巩固的一个目标。

郭鹏说,这十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但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始终坚持逐年只增不减。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十年累计支出33.5万亿元,年均增长9.4%,高于同期GDP年均名义增幅(8.9%)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6.9%)。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4%带动教育投入基数持续加大。不管是总投入,还是财政性、一般公共预算、非财政等渠道用于教育的经费,十年都翻了一番。

概括起来是“四个翻番”:第一个翻番是“总投入”。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2011年是2.4万亿元,2021年达到5.8万亿元,是2011年的2.4倍,年均增长9.3%。第二个翻番是“财政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1年不到2万亿元,2021年达到4.6万亿元,是2011年的2.5倍,年均增长9.4%。第三个翻番是“一般公共预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011年是1.6万亿元,2021年达到3.7万亿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长8.8%。第四个翻番是“非财政性”。全国非财政性教育经费,2011年只有不到6000亿元,2021年达到1.2万亿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长8.6%。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教育投入同GDP同步增长机制,充分发挥教育投入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保发展、推改革、促公平、提质量政策导向作用,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郭鹏表示。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年来,教育部先后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行动”等一批重大战略行动和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人工智能、碳中和、区块链等一系列科技创新专项计划。组织高校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动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介绍,十年来,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科技三大奖累计突破1000项。从数量上讲,过去十年里高校获得了一半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从质量上讲,高校获得了十年来60%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90%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例如,北京大学在全球首创胚胎着床前遗传学诊断系列新方法,攻克“出生缺陷”重大生殖健康难题,为我国数百万家庭带来了孕育健康新生命的希望。中国农业大学发明的小麦耐热分子育种技术,缩短了育种周期2—3年,提高了育种效率20%,培育的小麦耐热新品种累计推广6000多万亩;培育的“农大778”等系列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000万亩,增产100多亿斤,为农民增收100多亿元,高校科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雷朝滋表示,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了新的部署。下一步,教育部将在持续推进高校开展高层次、高质量自由探索的同时,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

●十年来,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十年累计培养毕业生7900多万人,高等学校(未包含成人高校)十年累计培养了高素质专业人才7700多万人,源源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

●十年来,教育条件保障达到新水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

●十年来,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2021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844.4万人,比2012年增长26.2%。“国培计划”培训教师校长超过1800万人次。

●十年来,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2021学年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国(境)外建设了25个鲁班工坊。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