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 >> 培训动态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如何看待艺术学门类专业目录调整
来源:     2022-4-12 8:11:00
 

编者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版《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讨论的焦点之一,即在于变化最大的艺术学门类。为此,高教周刊邀请有关专家以“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设置为例,解析艺术学门类专业目录调整背后的人才培养逻辑。

2011年版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分别为“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而新版仅下设1个一级学科“艺术学(含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历史、理论研究)”,以及“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6个专业学位。调整的目的为何?广大高等艺术教育工作者该如何看待?

艺术专业学位类别和一级学科并列

鲜明体现分类发展意图

新版艺术门类学科专业目录编制最大的亮点,在于专业学位类别和一级学科并列,而且在数量上占明显优势。

学科突出知识分类,重在学术传承和知识创新;专业学位突出社会需求,是知识、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的统一。这种统筹设置模式体现出国家对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加快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着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艺术人才。

6个专业学位中,“戏曲”“曲艺”“书法”的位置突出,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这一调整,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高度体现,更是艺术人才培养的“破冰”之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戏曲”为例。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延聘昆曲大师吴梅入北大讲授戏曲,是戏曲进入现代高等教育的肇始。吴梅精心指导,培养出了以任讷、王起为代表的著名戏曲学者,也培养出了以卢前为代表的以艺术实践为主的词曲名家。同时,他还教授梅兰芳、韩世昌昆曲剧目表演。自吴梅之后,大学鲜见能融学术人才培养和戏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教师。民国时期的戏曲学术研究在大学中扎根,但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却与高等教育无缘。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传统艺术遗产,文化部创办了第一所公立戏曲学校,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从此正式进入现代教育序列。70多年来,我国戏曲教育取得了持续发展。从专科到本科,再到2005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戏曲艺术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初具规模。

2005年以来,艺术硕士戏曲领域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果,毋庸讳言,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很突出的一点,专业学位硕士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实际上,无论是培养口径、培养定位,还是招生录取、科目设置,都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缺乏必要的区分。

新版学科目录中,将专业学位类别与一级学科并重,旨在矫正普遍存在的观念误区,强化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必须分类发展的意识。同时,“戏曲与曲艺”成为独立的专业门类,可以设置博士专业学位,为更高层次戏曲艺术实践人才培育开创了可能性。这一目标导向,将倒逼戏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最终推动实现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培养。

单独设置“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

依据源于现实与职业取向

当下,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设置缺乏学理性依据——既然设有“戏剧与影视”专业学位,就不必再设“戏曲与曲艺”,戏曲本身就是戏剧的一种。

戏曲当然是戏剧之一种,这是常识。上世纪初,人们用“戏剧”(偶尔也用“戏曲”)来指称古今中外的装扮表演艺术,说明人们观念中是将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以及其他民族戏剧视为同一大类的。只是到了上世纪下半叶,随着话剧在当代戏剧史和学术史上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了一种狭义的“戏剧”概念——专指西方戏剧以及学习西方戏剧的“话剧”。然而,令人困扰的是,人们在使用狭义“戏剧”概念的同时,也在使用广义“戏剧”概念。

在以往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戏剧”偶尔作为广义使用,如“戏剧与影视学”,但更多的是作为狭义使用,指的是西方戏剧和话剧,如1990年版“戏剧学(附戏曲学)”、1997年版“戏剧戏曲学”。戏曲与戏剧是“附”的关系、并列的关系,都表明这里的“戏剧”是狭义的。从“附”到并列的变化中,我们还能看到老一辈戏曲学者将“戏曲学”从“戏剧学”中独立出来的努力。因此,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将戏曲与戏剧(狭义)分列,正是延续前辈学者努力寻求传统戏曲独特地位的结果。

实际上,“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独立设置,也有着现实的、职业面向的依据。

分有分的理由。“音乐”与“舞蹈”两个学科之所以要分开,是因为相互之间重合度不高。同理,学习话剧和影视表演,与学习戏曲表演,在现实职业选择时也并无多少重合。戏曲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戏剧艺术,对身体技术要求极高,需要从八九岁时就接受严苛的高强度训练,然后才能掌握四功五法,从而进行完整的舞台艺术创作。这决定了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从演员的身体要求,到课程设置、训练方法,有着一整套与话剧、影视艺术截然不同的体系。

合有合的原因。戏曲与曲艺的行业亲缘关系深厚,很多戏曲剧种就是由曲艺发展而来的。因此,将戏曲与曲艺归属在一类,从人才培养和职业面向上,正如把它们和“戏剧(话剧)与影视”分开一样,有着充足的现实理由,更有利于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培养。

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口径与方案

致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较于2011年版的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目录设置,“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在新版中消失了,变成了“艺术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即“戏剧学”和“影视学”。对这一调整也有不同看法。

这里,我从戏曲学研究者的角度提点个人看法:学科设置中仅见“戏剧”没有“戏曲”,同时在专业学位中将“戏剧”“戏曲”分开,容易造成“戏曲”只剩下专业学位的误解。

戏曲是专业,也是一个学科。从王国维以来,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戏曲学科奠基,至今成就斐然。“戏曲学”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按照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关于戏曲历史、理论的学术研究,仍然存在于“艺术学”这个一级学科中;而“戏曲与曲艺”虽然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博士专业学位高层次人才要求具备很强的创新性,离不开对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研究,因而也必须具备艺术学的基本素养。不过,戏曲博士专业学位所从事的研究,重心不是戏曲史论,而是艺术实践本身,应当通过产教融合等方式,边研究边探索高质量艺术品的创作与生产。

“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的独立设置,必然会推动“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的健康发展。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也强调了先试点,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

当前,有关部门以及相关高校应当积极谋划,明确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口径和方案。首先要考虑的是将分类发展原则贯彻到招生录取环节,包括“戏曲与曲艺”在内的6个专业学位,需要以专业技能考查而非以文化课为核心。同时,还应拓展招生渠道,尤其是鼓励没有本硕学位、具备二级演员以上职称,有志向从事艺术创新研究和实践的从业者,以同等学力方式报考“戏曲与曲艺”硕士、博士。通过这种方式,让一批有着深厚艺术积累、专业能力强的戏曲从业者有获得更高学历教育的机会,从而成为高层次艺术人才的生力军。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

作者:吴新苗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11日第7版 版名:高教周刊·探索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