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开学的第一天,首府 38万中小学生朝气蓬勃迈入宽敞明亮的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再一次回荡在校园里。
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阳光体育活动课的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启动、德育教育的推进……在刚刚走过的 2009年,一桩桩、一件件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实让首府万千学子沐浴在教育的暖阳下,安心快乐的学习。在新的一年里,为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大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教育政策,使更多惠及民生的教育举措落到实处。
“有偿家教”、“减负”、“招生”……昨日,记者在首府的部分中小学采访时,这些都成为家长们热议的话题。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引导学校和老师把全部精力用到促进孩子的成长进步上来,一直都是教育部门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市教育局局长付东海告诉记者,为了让学校和老师克服浮躁和功利倾向,市教育局明确规定各学校和教师,不举办、不参与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等。对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集体补课等行为要坚决纠正。同时要严格控制班容量,充分利用全市电子学籍对学校班容量进行监管,实行学期通报制。记者了解到,为了规范初、高中招生行为,我市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呼和浩特市民办初中招生的可行性录取方案和《呼和浩特市关于 2010年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扶持薄弱学校的通知》,逐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小升初工作,坚决杜绝考试录取学生,同时继续扩大高中招生分招指标,有力遏止“条子生”、“后门生”、“赞助生”等择校生现象的发生。
今年要继续全面落实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运转和发展。在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补助方面,继续保证中职学生每人每年享受 1500元生活补助金按时发放。同时继续奖励、资助 100名民族学校优秀学生、贫困学生。去年,呼市共有 2449名学生与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签订了贷款合同,完成了助学贷款,今年此项工作将继续推进。此外,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适应稳妥推进城镇化的需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