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办学特色经久锤炼 办学魅力浑然天成
来源:光明日报     2007-10-19 16:45:00
 
西南大学,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位于重庆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嘉陵江畔,依山傍水,风景如画。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6年创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学校已经走过百年风雨历程。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西南大学在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特立西南,学行天下,造福社会民生

  西南大学生于西南、立于西南。学校扎根西南自然与人文沃土,充分利用西南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聚西南之灵气,育天下英才,造福社会民生。

  立足西南自然与人文资源,构筑优势学科群。西南具有丰富的地理、矿产、土壤、气候、物种等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抗战文化等人文资源。西南这一独特的生态与文化系统不仅滋养着西南大学一代又一代学人,而且以其丰富和多样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构成西南大学代代学人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西南大学充分利用和挖掘西南资源优势,先后建立了西南研究中心、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形成西南自然资源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教育心理研究、区域发展研究等特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产生了“家蚕基因框架图谱”等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而且在“历史地理”、“民族文化教育”、“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在此基础上滋生出教育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四大优势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园艺学、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植物保护等九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基础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百所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传承平民教育精神,造就勤朴忠实、锲而不舍的学人品质。西南大学承袭前辈先贤的学养基础,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百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孜孜以求发展平民教育、造福社会民生的办学传统。

  20世纪30年代,甘绩镛、张宗麟、邵鹤亭等厘定“研究乡村建设学术,培养乡村建设人才,实验乡村建设工作及推进乡村建设事业”的建校宗旨,践行勤朴忠实、锲而不舍的学人品质,抗战时期,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陈望道、于佑任等在学校所在地北碚兴学育人,他们勤勉朴实、爱国爱民、建设乡村、造福民众的人格精神激励了一代代西南大学学人。近年来,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研究济天下苍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吴明珠院士潜心瓜类育种研究,造福一方百姓,被誉为“戈壁滩上的明珠”。向仲怀院士的家蚕基因研究,开拓“21世纪新丝绸之路”,被誉为“里程碑式的科学成就”。他们“勤朴忠实,锲而不舍”的品格,深深影响着代代学子,成为西南大学莘莘学子的精神写照。一批又一批学子投身于国家尤其是西南各行各业,扎根西南民族地区,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勤朴忠实、锲而不舍”已成为西南大学师生重要的精神追求和学人品质。

  坚持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不断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西南大学注重将代代学人优良的学术传统和西南特色资源研究成果融入到学校课程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关注民生、服务祖国和人民。学校代代学人长期立足西南、感悟西南、研究西南、发展西南,他们扎根西南地区,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调查、民族考察、科学研究,自觉地把相关成果作为素材或现实问题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给学校课程赋予了新的特质。同时,学校还特别重视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国学大师吴宓先生长期执教西南大学,他强调“博雅”教育,注重学生广博知识和高雅情操的培养。20世纪50年代,民族史专家邓子琴教授带领学生深入民族村塞,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考察。20世纪90年代,学校策划开展的“西南采风行动”历时3年,拍摄的大型人文教育纪录片涵盖了西南的历史、人文、社会发展多方面内容。多年来学校教师长期开展民族文化、巴蜀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等系列文化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成为西南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素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

  基于西南多民族社会环境,培养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且相互交融。西南大学高度重视民族教育。早在1944年,张圣奘先生就领衔成立了“边疆建设研究室”,致力于研究西南边疆建设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学校多次组织“民族文化采风活动”,收集整理了大量民歌、民谣,体验民族生活,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南大学民族教育规模不断壮大,培养层次日渐提高,培养形式日趋多元,成为主要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已为西南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建设人才30,000余名。目前,在校少数民族学生近4,000人,主要来自西南各省、市、自治区38个民族。经过多年努力,西南大学已形成了具有本科预科、本科、研究生预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民族教育体系。西南大学的民族教育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好评。

  弘扬服务社会优良传统,造福社会民生。百余年来,西南大学弘扬“服务社会”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优势,造福社会民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以教师和农业科技人才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勤朴忠实建设人才。代代学子立足西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他们胸怀祖国、探求真理,服务社会,造福社会民生。西南大学设有教育部西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西南分院,它们是教育部、农业部建在西南地区的教育系统干部、教师教育和农业干部培训基地,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依托这些基地,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灵活办学,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50,000多人,为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仅“十五”期间,学校先后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05个县(区、自治县、市)广泛开展科技扶贫、区域开发、技术服务、发展规划等,先后与60个地(市、州)、区(县)建立了固定的科技合作关系,累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352项,转让技术151项,培训农民400多万人次,新增农业产值130余亿元。西南大学积极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以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为依托,深入基础教育实际,研究基础教育问题,不断探索基础教育改革之路。学校承担了我国内地中小学九年制教材的研究和编写任务,负责编写22门课程中的12门,为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西南大学为适应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新需求,积极致力于为基础教育各阶段培养高素质、研究型的教师。西南大学17次获得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授予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服务、科技扶贫先进单位等称号。

  “石柱模式”和“顶岗实习支教”是西南大学长期服务社会取得显著成效的积极探索。学校创造性实施的“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基地”,推进了产学研一体化,极大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农民的衷心欢迎。西南大学从1991年开始积极探索与实践“顶岗实习支教”模式,2002年以来,累计派出学生1500人,受援学校80余所,遍及重庆、四川、贵州三省(市)8个县,受援学生近10万人。这一改革不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推动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的深化与发展,而且探索出了新时期教师培养模式与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探索了一条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路。

科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

  西南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秉承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优良传统,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的优势,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精心设计,打造精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大力加强通识教育,建构基于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新课程体系。学校锐意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强调科学与人文相结合、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科学与人文教育融于专业设置、课程内涵、教学过程、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实现多元互补、相互渗透,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西南大学积极拓展“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开展富有学校特色和巴蜀文化特色的社会实践和素质教育活动。

  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滋养下,西南大学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培养出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戈壁滩上的明珠”的瓜类育种专家吴明珠院士,在家蚕基因研究取得里程碑式科学成就的向仲怀院士,被国际上公认为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的奠基人胡锦矗教授,以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赵进东、孟杰等,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张鲁,国家一级演员、青年歌唱家李丹阳,全国十大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贵阳一中校长赵福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服务社会民生的建设人才。

  2004年以来,西南大学学生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校获得全国校级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项,获国家授权专利3项。西南大学有1个班集体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有2个团支部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50个班集体获得“重庆市先进班集体”,527人获得“重庆市先进个人”称号,20人获“重庆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从1987年始西南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19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表彰为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探索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模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西南大学秉承长期关注平民教育和社会民生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末,学校把关注目光投向农村教育的发展,围绕“如何解决农村师资匮乏”、“如何使农村边远地区拥有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如何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为农村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如何使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和质量问题与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相结合”等现实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2001年,西南大学开始实施“融师范生实习改革与农村师资更新工程于一体”的“小松树计划”,探索出了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人才培养模式。2002年2月,西南大学遴选了首批学生,赴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奉节的九里初中、冯坪初中、青莲初中等教育条件最差的山区学校开始“顶岗实习支教”活动。

  “顶岗实习支教”对于农村中小学校来说,可以形象的比喻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即以“稳定的实习支教师范生”为教师资源补充农村学校缺编教师岗位,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是更新师资的手段。对于师范院校来说,不仅是教学实习制度和方式的改革,而且是师范教育的人才模式的改革,是以“较长的教学实习环节”为时间保障,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以“农村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状况”为教育资源,增进师范生对农村教育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教育激情和社会责任感。为了实施这项改革,凡派遣“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的学院将原分散实习模式改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将实习时间由原来的3个月延长为半年,并相应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顶岗实习支教”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2004年开始,西南大学进一步扩大范围和规模,先后在重庆市奉节县、石柱县、酉阳县、忠县,贵州省遵义县,四川省广安市、平昌县等三省(市)8个县的80余所农村中小学校建立了“顶岗实习支教”基地。至2007年,西南大学共派出实习支教学生1,500余人,受援学生近10万人,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目前,由于西南大学的探索成效显著,反响强烈,加之教育部及时总结推广,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所师范院校已经根据自身情况开始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模式,在更大的范围发挥着更大作用。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