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政策点评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乔新生:中国的留学政策亟待改进
来源:     2009-8-5 11:24:00
 

  当前我国的留学政策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政策,对内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走出国门,对外则采取一种近乎于生拉硬扯的政策,不考虑国内科学研究的实际条件以及创业的市场环境,强迫海外留学人员回到国内。只有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鼓励中国优秀的人才走出国门,并且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建立一种科学的投入补偿机制,实现权利义务的平衡,才能促进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在人才的跨国流动中实现资源的“相对动态平衡”。

  中国的优秀人才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后中国政府必须实行积极的人才战略,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假如闭关锁国,或者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小农思想”,那么,不但会造成更大的人才浪费,而且会影响国内人才市场的稳定。在人才输出方面,中国应该率先打开国门,在科学制定交流政策的同时,鼓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在海外从事科学研究和创业工作,让中国成为世界人才的输出地,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文明的发源地。

  截至到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了140万名留学生,可是归国留学人员却只有39万。于是,一些专家惊呼,中国是世界上数量最大人才流失国家。但也有一些学者不以为然,认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的时候,人才就会大量回归。(《广州日报》2009年7月21日)

  在笔者看来,这些学者的看法似乎都有些杞人忧天。中国向其他国家派出大量的留学生,既是为了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同时也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制定留学生政策确实需要考虑存在投入产出的问题,但是,留学生政策和其他政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在人才跨国流动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追求全面动态的“人才贸易平衡”,而不是简单要求海外留学人员都必须回国效力。

  人才跨国流动应当成为全球一体化的目标之一。但是,许多发达国家只强调贸易平衡,并且千方百计地吸引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到本国就业,却从来都没有放开劳务市场,允许发展中国家的普通劳动者,到发达国家寻找就业岗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一方面要求发达国家全面开放劳务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大胆采取曲线的方式,实现人才贸易的相对平衡。

  首先,应当大胆鼓励中国的优秀毕业生到海外留学,这样既可以由发达国家帮助完成后续教育;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发达国家寻找就业岗位。大量海外留学人员滞留在发达国家不归,既可以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从整体上带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间接促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其次,大量海外留学人员滞留在国外,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爱国心,而是国内暂时不具备创业或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他们利用海外先进的实验设备或者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或者创造财富,不仅可以促进驻在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也等于间接为中国储备了人才。假如让那些海外留学人员必须回国从事科研活动,那么,就意味着粗暴地剥夺他们利用先进的科研设备继续从事研究的权利,这对留学生本人是不公平的,对于发达国家乃至中国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第三,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留学生在海外从事科学研究或者创业活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发达国家的竞争力。但是问题总有两面性,如果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数量日益增多,而他们在发达国家的科学研究和资本市场上拥有话语权,一旦他们想要为国效力,那么,就可以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时代,曾经实行驱赶海外留学生政策,不允许中国乃至其他共产主义国家的留学生接触高科技产品和项目,这是美国在极端时期制定的特殊政策。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绝对不能自我设置壁垒,限制中国的留学生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相反地,中国政府应当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鼓励中国留学生到发达国家从事科学研究和创业活动。

  当然,大量优秀留学生滞留海外,势必会影响国内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在互联网络时代,信息共享越来越成为科学界的普遍共识,许多科学技术成果申请专利之后,立即上网公开,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完全可以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利借鉴,及时跟踪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解决人才教育培养中投入产出效率低下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应当鼓励中国的优秀人才到海外从事科学研究和创业活动,但是,中国的教育机构必须制定完备的合同,确保在高科技领域实现投入产出的基本平衡。换句话说,由于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市场投入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政策,许多优秀人才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间接接受了政府的财政补贴,所以,教育部和科技部可以联合制定标准合同,规定所有高科技人才,在中国国内接受政府资助的同时,必须履行为国效力的义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资金补偿的方式,弥补国家财政之不足;也可以通过技术补偿的方式,弥补国家科学技术实力之不足。假如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行粗放式管理,只要求海外优秀人才学成回国,而没有明确具体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苦乐不均的现象,许多自费留学的优秀人才,可能会由于政府不合理的海外留学政策而受到损害。

  其次,必须建立人才国际交流组织,解决跨国人才流动中存在的问题。世界各国为了促进货物贸易发展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为了实现资金结算和货币市场管理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知识产权贸易,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把谈判的重点放在服务贸易特别是知识产权贸易方面,但是,他们有意识地忽略了知识产权产生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那么,发达国家不可能在知识产权贸易方面出现巨大的贸易顺差。所以,今后中国政府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建立人才国际交流组织的重要性,通过制定人才国际交流的规则,解决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存在的“外部性”问题。今后不能由发展中国家承担基础教育和初期、中期高等教育的任务,而发达国家通过后续教育,占有或者享用优秀人才创造的知识产权财富。在人才跨国流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关切,并且建立人才补偿机制,促进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和基本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三,在制定留学生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国内外人才政策的平衡问题,绝对不能把大量的资源用于资助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从事科学研究或者创业活动,而应该在国内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现在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了大量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的政策,事实证明这些政策并没有产生积极的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政策缺乏长效机制,不能持久发挥作用。在一些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国内人才市场竞争不平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国内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正是由于人才市场实行“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政策,结果导致大量的科技人员千方百计地走出国门,急于改变自己的身份。只有在国内建立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才能更好地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从事科研或者创业活动。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留学政策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政策,对内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走出国门,对外则采取一种近乎于生拉硬扯的政策,不考虑国内科学研究的实际条件以及创业的市场环境,强迫海外留学人员回到国内。只有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鼓励中国优秀的人才走出国门,并且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建立一种科学的投入补偿机制,实现权利义务的平衡,才能促进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在人才的跨国流动中实现资源的“相对动态平衡”。

  笔者的建议是,科技部、教育部必须马上改变留学政策,彻底取消现在的留学管理机构,建立国内外市场统一的人才管理机制。今后所有公派出国的留学人员,都应该签订权利义务平衡的协议,并且按照协议履行自己的义务。国家在制定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时候,应当大胆地鼓励留学生在世界各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和创业活动,在国内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应该强迫海外留学人员回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或者创业活动,而应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驻在国。今后绝对不能以短期回国服务,作为限制公派留学生的条件,而应当鼓励他们在国外关注祖国的发展,帮助国内的机构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可以设想,当中国的留学生成为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研究的骨干力量,当中国的海外人才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生力军,那么,中国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强国。反过来,如果实行一刀切的政策,要求海外留学人员都必须回国创业,或者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活动,那么,非但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反而由于海内外的巨大落差,影响他们的创业和科学研究水平。当然,最理想的模式是,建立世界人才交流合作组织,把高科技优秀人才跨国流动与劳务输出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全球一体化的资本要素自由流动制度。今后不仅高科技人才可以选择自己的驻在国,普通劳务工作者也可以跨国选择自己的雇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世界贸易的平衡。

  中国的优秀人才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后中国政府必须实行积极的人才战略,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假如闭关锁国,或者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小农思想”,那么,不但会造成更大的人才浪费,而且会影响国内人才市场的稳定。在人才输出方面,中国应该率先打开国门,在科学制定交流政策的同时,鼓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在海外从事科学研究和创业工作,让中国成为世界人才的输出地,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文明的发源地。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