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身在海外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我国收购海外资源正逢良机
来源:资源网     2008-11-27 10:53:00
 
   随着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全球股市暴跌,中国楼市暴跌,石油石化、化工行业遭遇“寒流”,美欧汽车工业遭遇重创,一场金融危机继续演变,还看不到尽头。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企业也受到很大的冲击。掌握的资源越多,话语权就越强大,在资源为王的时代,中国企业应尽快走出去,采取灵活的策略,打开资源高度依赖国外的突破口,改变我国因相关资源受制于人而处处被动的局面。我们的企业应该有更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金融海啸的爆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而来,对于过去几年中一直高价购买国外石油资源和资产的中国企业来说,迎来了低价收购海外资源的良机。

    收购海外石油资源的好时机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石油行业许多上游开采项目就因为融资原因而延迟,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特别是许多规模较小的石油公司因缺乏流动性而陷入危机。尽管多数跨国石油公司能够经受住金融风暴的冲击,但在俄罗斯、里海等国家,石油投资正在受到影响。不仅如此,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的油价暴跌,还对中东、非洲和拉美一些完全依赖于石油的国家财政产生了重要影响。油价如果继续下跌,将迫使科政府不得不考虑削减五年发展规划的支出。而拉美石油产销大国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也可能因油价大跌而陷入财政收入锐减的窘境。 

    针对这一国际形势,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化,未来一两年内,世界石油行业将出现新一轮的整合态势。当前我国石油企业正迎来低价收购海外资源和资产的大好机遇。在不久前召开的能源与金融世界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认为,我国政府应利用现在世界经济普遍出现困难、资源价格总体下行的机会,鼓励更多的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去占领一些能源资源,获取我国的战略利益。目前是我国石油企业收购海外资产的良机,但实施这个战略时仍需谨慎,要弄清收购能给本企业带来的是储量、资金、技术,还是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有所求,要恰好弥补自己所缺,不能盲目地为购并而购并。

    专家分析,由于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持续扩大,在过去几年中,“走出去”的中国石油企业一直高价购买国外石油资源和资产。而此轮油价下跌不仅为中国石油企业购买海外资源提供了良机,也给中国公司收购国外勘探企业的资产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当然,前提是企业资金充裕,且资产负债率不高。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不足30%,低于很多国际石油公司,开展海外并购在融资方面不会有任何问题。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中石油加强海外资产收购带来了机遇。金融危机给依靠银行贷款保证现金流的一些公司带来困难,而中石油的资产质量与之相比有很大优势。目前中石油正在研究国际资源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上一些能源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存在收购的可能性,将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中石油今年的投资计划不再调整,明年将对计划投资的项目进行调整,继续加大战略性项目、资源基础性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等主营业务的投资比例,以增强资源基础。

    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资源有利可图

    这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可谓前所未有。危机对于美国和欧洲的冲击是最大。但总体来说,相对于这些国家区域,中国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因为中国受到的直接影响不是很大,最主要对策是要解决实体经济的继续发展问题。从另一个方面看,此次金融危机也并非都是不利因素,同时也有发展的契机,中国企业应该抓住这次机会。中国企业对于海外金融机构的投资,大的策略和方向还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在经济动荡局面下,中国企业才有机会进入这个游戏圈。不过,中国也可以利用现在的机会,对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机制进行改革,而且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在资源性行业里产生的机会最大。资源迟早会枯竭的,长期看资源价格一定会走高,只是受到市场以及国际环境影响,会出现阶段性调整。利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机会,利用资本市场的作用,努力去寻找和占有海外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如果有一个海外上市平台,收购方面也是非常便捷的。比如铁矿石,现在铁矿石掌握在三大国际巨头手中,中国的铁矿石普遍品质较低。

    因为大部分铁矿石资源是海外的,中国在这块相对比较贫瘠。所以有个海外上市公司,占有和利用海外资源还是非常有优势的。资源性产品价格现在已经降低了许多。铁矿石价格降低了,尤其是现货市场出现了很大的下跌。国际原油价格也出现了暴跌,从最高时候的每桶140多美元,跌到了现在的70美元。机会随时会出现。目前收购海外资源要慎重上个月,中钢集团耗资12亿澳元,正式完成了对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的收购,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在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上完成的“没有被邀请的”要约收购。随着美国金融危机袭来,大宗商品的价格也随之下跌,以澳元为首的多国货币急剧贬值,在澳大利亚拥有其首个海外投资项目的中信泰富,也被爆出因为购买与澳元有关的杠杆式外汇合约而潜在巨亏数百亿。中钢是最早投资澳大利亚矿山资源的中国企业,也是中国企业中最早走出去赴全球各地开采矿山资源的公司,面对眼前的金融危机和全球风暴,中钢的高层也有自己的看法。上世纪80年代,中钢就已经踏上了澳大利亚的土地,与澳大利亚矿山巨头力拓公司合资开采矿山。20多年来,从中钢手中划转的澳元不在少数,中钢总裁黄天文明确表示,中钢没有购买过与澳元有关的杠杆式外汇合约等类似的金融产品,因为“不敢做,风险太大了”。

    不过,由于近期澳元贬值幅度较大,有媒体就指出在澳大利亚投资的中国企业所购买的资产“缩水”。澳元汇率虽然短期来看是下跌的,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长远来看还是比较稳定的,“只要不以投机为目的,短期账面上资产的缩水并不能代表什么。”不过,刚刚成功控股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就遭遇了铁矿石价格的急剧下跌。由于中钢的收购行为不是短期投资而是长期战略投资,因此资源产品短期价格的波动不会影响长远发展战略的实施。“从长期来看,矿石资源的需求不会一直疲软,但何时需求恢复现在还说不清。”事实上,中钢在澳大利亚进行第一笔投资时,国际铁矿石也是处于买方市场,这笔交易曾在中国国内引发激烈争论。事实也证明,在中钢完购中西部公司后,收购澳大利亚另一家矿山企业Murchison的申请就被澳大利亚政府加以限制,澳大利亚监管方只批准中钢收购Murchison公司最多49.9%的股份。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引发全球经济深陷低迷,很多人认为这时是实现并购的有利时机,而频频赴海外投资的中钢目前却表现出了谨慎。密切关注,保持冷静,坚定信心,审慎处事,及时调整。可以用五个词组概括了中钢在目前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基本态度。在不确定性增多的时候,企业更要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中钢的企业经营也是随着发展变化调整的。对于并购活动,每个时候都有利弊,经济低迷时更是“双刃剑”,这个时候整合的成本低,但收购企业资源的整合力度会不足,因为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部,什么时候可以有信心,这与股市上的操作是一样的道理。

    我国应利用外汇储备收购海外资源,步伐应走得更快些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在一个论坛上称,收购矿产资源能够帮助中国抵御美元贬值的不利影响,同时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高昂的原材料进口价格已经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率上升,高达1.808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应当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中国矿业公司走向国际市场,反映中国矿业企业活力增强。由于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源满足发展。金川集团公司计划斥资超过10亿元,在海外收购铜、镍矿山。据报道,中钢集团对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的收购已获得包括外汇局在内的政府部门批准,同时,收购案也已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批准。根据相关规定,中钢集团的“敌意”收购需要至少50.1%中西部公司股东接受才能生效。由于中钢已持有中西部公司19.89%股份,中钢实际只需要获得30.21%股东接受即可。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过高,是造成我国在谈判中一再被动的根源。也因此,中国铁矿石平均进口价逐年上涨。目前,铁矿石主要垄断在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公司三大巨头手中(占全球铁矿石供应量的75%),他们联手通过控制供给量来抬高价格,甚至以各种借口多次推迟发货,削减长期合同供应量,造成市场间歇性紧张,打乱市场平衡格局,刺激现货价格上涨,使钢厂不得不接受长期协议价格大幅度上涨。

    这种被动局面晚一天改变,我国企业就将遭受巨额损失。而这种风险还不仅仅是价格因素,还有供应中断的危险。例如,《国际先驱导报》曾报道了2005年日本阻挠越南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内幕,“受日本新日铁公司的操控,越南方面专门出台文件,禁止向中国出口原矿”,这给我国相关钢铁企业带来很大被动。现在,这种危机感正在变得越发强烈。印度政府近期正在讨论两项议案:印度铁道部在财政预算中提议增加运价40%;矿业部提议对所有矿石增收10%的矿山使用税。此外,印度市场还普遍预期政府可能对矿石增加15%的从价关税,这实际上是在对铁矿石出口“紧急刹车”。国际环境变化同样迫使我们的企业必须尽快打破资源困局。一方面,世界发达国家控制资源的步伐在加快,另一方面,相关垄断性资源企业之间也在并购、整合。必和必拓与力拓的合并接触,就令国际钢铁业为之紧张万分,因为这将意味着资源的进一步垄断,供应商随意定价的机制将取代目前已经非常脆弱的谈判机制,铁矿石价格将只涨不降。我们必须在这些垄断巨头进一步融合之前,尽快找到突破口。

    我国企业必须尽快在海外寻求资源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目前,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资源的重要性,它们对中国企业的收购行为非常敏感,例如,向澳大利亚进行资产投资的中国公司,常被澳大利亚政府私下告知,政府需要更多时间考虑其投资申请问题,希望这些公司主动撤销投资申请,使得一些国内企业迫于压力不得不撤销了购澳资源公司股权的申请。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钢集团对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的收购,同时获得中澳两国政府的批准,也是百折不挠,竭力坚持的结果。我国企业都应该有这种精神。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有时候也需要采取灵活的策略。典型的如中国铝业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联合美铝获得力拓英国上市公司12%的股份,中铝通过美铝淡化了“中国色彩”,走市场化操作路线,绕过了政府的干预。控制足够的资源是重新复活我国谈判话语权的唯一途径。我国企业正在通过入股、合资开矿和建设钢厂等几个方面,增加国内钢企对铁矿石的掌控力度,降低铁矿石涨价带来的风险。在合资开矿方面,有鞍钢股份母公司鞍钢集团与澳洲金达必金属公司合资开发位于西澳洲的卡拉拉铁矿,双方各占项目50%股权;宝钢集团与澳大利亚FMG矿业集团共同开发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储量达10亿吨的磁铁矿资源等等。海外建厂,如2007年10月,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巴西CVRD公司合资成立的宝钢维多利亚钢铁公司。除此,我国钢铁企业也联手在海外寻矿。如,2007年5月,由武钢、宝钢、鞍钢、首钢四大钢厂巨头联合出资组建的北京钢企联矿产资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柬埔寨柏威夏省罗文县铁矿等等。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