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人物访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留学生文学鼻祖”於梨华:乡愁让我痛彻心扉
来源:     2009-6-27 10:32:00
 
 她17岁离开大陆去台湾,22岁进入美国加州大学。而今,她定居美国,已是位78岁的老人了。当留学依旧是许多青年人的追求与前途寄托时,她却为伴随自己终生的乡愁而叹息。

  近日,本报记者以越洋电话的方式专访於梨华。在近两个小时的交流中,这位智慧的老者抒发着自己浓郁的乡愁,解析东西方文化差异、海外华人已“亮起红灯”的幸福感,畅谈起对当今留学生的希望和告诫……

谈自己

  乡愁一生,回宁波成镜花水月

  记者:读您的作品,能够感受到您对家人、对故乡那种深厚的感情。您现在还经常回国吗?和我们谈谈您的家庭吧!

  於梨华:我的老家在宁波镇海。我以前经常回去,还会去上海和北京。我现在和老伴住在美国马里兰华府的一个退休山庄内(美国政府专门为退休市民修建)。我已经是有很多个孙子的祖母了。随着海外的华人越来越多,经常会有人请我去演讲。能通过我的演讲让我们的留学生、华人有所借鉴,不仅是责任,而且还有一种和同胞在一起的幸福感。

  乡愁对我而言,是终生的,我总是会怀念祖国,怀念祖国的一切。很多人出来久了,可能会淡忘了过去。但我恰恰相反,我总想着有一天可以叶落归根。但我到美国已经有50多年了,我的子女、爱人、朋友都在美国,这可能是我的另一种根。这个“残酷”的现实,让我回宁波去住的想法成为了“镜中月,水中花”,想想都挺难过。

  记者:今年,张爱玲的《小团圆》刮起了出版界、阅读圈的一阵风。杨振宁教授曾由衷地赞扬您说:於梨华会比张爱玲还成功。您的小说被广为传播,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面对这样的肯定。您觉得,您成功了吗?

  於梨华:呵呵,我和杨振宁是老朋友了。他很爱看我的小说。看来“留学生文学鼻祖”这个称誉,我是摆脱不了了。

  比起张爱玲,她在文字上的造诣是独步华语写作圈的。但在她离开上海之后,她的作品就失去灵魂了。她的根在上海,没有了根,文字就是失去了灵魂。比起她,我很幸运,虽然我长期在美国,但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根。

  谈写作

  技巧很西方,内涵很中国

  记者:曾经的那一代留美中国留学生,总是有着大致相同的经历和苦恼:学习的艰苦搏斗和学成后无所归依的怅惘寂寞。

  於梨华:直到现在,我还是会想,如果我当时选择的是另一条路,那么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但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也没有时间机器,我已经回不到17岁的时候。

  现在我已经打入美国主流社会,丈夫也是有地位的美国人。但周围的美国人还是把我当中国人。而当我回到祖国,我的同胞却把我当做美国人,每问一句“你这次会呆多久”、“你什么时候回美国”,我的心就痛一次。

  现在出来的人,还有同乡会可以缓解乡愁。但我们那时候出来的人,根本就不具备这个条件。这种乡愁是会伴随一辈子的,永远不可能连根拔除。“没有根”深沉而痛彻心扉。

  记者:您的笔下其实一直在关注祖国的人和事。那么,您的写作受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大?

  於梨华:中国传统文化在我脑海里的烙印坚固而不可逆转。到了美国之后,由于要学英文,我一直看英文的文学书籍。我的写作技巧很多是从外国文学里学来的,比如强调用短句达意等。

  我到底受哪一种文化影响比较大?我想,我只能这么回答:我写作的表现方式是西方化的,但我写作的内涵是中国化的。

  记者:在您眼里,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於梨华:如果就和美国来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底蕴。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美国呢?说实话,这是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国度。中国人没必要觉得,来自美国的东西都是好的,或许他们现在很时尚,那这些都是暂时的。最好的文化在东方,在中国。

  记者:您说过,您的写作是在迷惘中求索,这是否和您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於梨华:应该说,因为我曲折的经历,我曾经在迷惘中求索。现在我的写作目的很明确,关注女性,关注家庭,关注人的命运,比如新作《彼岸》,关注中国文化在异国他乡的传承。我们带出去的文化不能在我们的后代手里断代,我有责任告诉他们,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文化是什么样。

 谈海外华人

 移民幸福感“亮红灯”

  记者:早期,出国留学,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那时能出去的人,很多都很优秀。现在,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镀金,就是因为想出去,或者是因为就业形势严峻导致。但现实是,现在,“海归”已经没那么“值钱”。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於梨华:我们那时出来的人其实很单纯,就是多学点先进的知识,回去为祖国效力。现在的留学生,更多是为了“钱”,镀金后赚更多的钱,或者在美国赚钱。

  美国的教育确实比中国先进,但如果不是为了学更好的知识出来留学,那为什么要来留学呢?(一声长长的叹息)

  记者:对于那些一直想着出国的中国学生,您有什么想说的?

  於梨华:如果真的要出国,一定要注意基本文明礼貌。在美国,你会发现,那些随地吐痰、闯红灯、不排队的人中总有中国人的身影,我一点都不夸张。许多美国人对中国留学生的印象不好,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基本素质方面。

  出来后,一定要明白,你不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中国人。希望中国的那些培训机构,不是仅仅教他们到美国之后可以基本对话,也要教他们美国社会的规范。

  记者:最近有调查称,海外华人移民幸福感“亮红灯”。那么,您知道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呢?

  於梨华:海外华人的生活远不是电视、电影里描绘的那么好。工作不对口,为了寻找一份全职工作而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整日奔波是常有的事。在美国,有不少华裔博士、硕士被迫开出租、干体力活。住房也是困扰海外华人的一个重点,由于华人比其他民族更喜欢买房,而非租房,住房成为华人移民巨大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最让华人难过的是“不被认同、没有归属感”。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华人移民在海外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在美国,白人虽然歧视黑人,但没有人敢说黑人不是美国人;而对华人的态度便复杂很多。

  谈中美“高考”

  中国的特长生享受太多特权

  记者:您自1965年开始,就一直在美国的学校任教。中国2009年的高考也刚刚结束。美国的高考主要考什么?二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於梨华:美国是没有高考的。美国的学生高中毕业之后,可以根据自己中学六年的成绩,申请大学。如果一所大学初步接受一名学生的申请,他会要求该学生写一篇三五百字的自述论文,并参加面试。只要面试通过了,就可以进入大学学习。

  但中国的考生太多了,这种方式在中国不适合,高考虽然备受诟病,但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记者:中国的高考一直就有特长生,比如艺术类、体育类等,甚至可以享受加分的特殊待遇。美国的高考也有特长生制度吗?有人说,这对其他考生不公平。从教育业人士的角度看,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於梨华:美国也有特长生制度,只不过它不是用来参加高考加分的。美国的学生可以凭借他们的特长获得奖学金,但不会像中国的大学用特长换取学分。美国的特长生应该属于一种平等的交换。而中国的特长生享受了太多特权,比如考试加分、免试、优先择班权等等。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中国应该取消特长生制度。中国的特长生不管上到硕士,还是博士,其中的大部分还是仅仅有特长,而其他知识水平不容乐观。

  记者:许多国外的大学甚至中学到中国招生,其抢夺的生源甚至包括中国一些优秀中学高一、高二的学生。高考已经不再是中国学生选取好大学的独木桥。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於梨华:高考不再是独木桥,这当然是好事。但由于条件限制,更多的人还是只能选择这条独木桥。留学,在中国更多的是有钱人家孩子的“专利”。

  中国的教育,应试教育是第一宗罪。近几年,我也看到了中国教育部门的努力,推行素质教育。这是好事!但具体的推行在学校的升学率面前,却总是落在下风。或许强制立法推行素质教育是个不错的方法。

 人物春秋

 於梨华的“彼岸”

  她痴情文学,以描写“没有根的一代”的生活和思想而蜚声文坛。

  她是一个快乐的人。她说自己“善怒善喜,活泼好动,爱好网球、游泳、滑雪……”见过她的人说她 “即使好好地走着,好像也使人觉得她是在跑跑跳跳。她讲起话来,往往一泻千里似的,语调又急又快,手势也多。

  她就是被誉为 “留学生文学鼻祖”的於梨华。

  浙江镇海县是於梨华的祖籍。1932年1月5日,她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世家。她父亲在光华大学教书,曾经留学法国。在镇海县中学和宁波县中学,她读到高中二年级便迁家台湾。1953年,她只身前往美国,进入美国加州大学。

  於梨华在美国完成学业并且成家生子。这时候,她经历了一段迷惘期。她要养育三个孩子,又想写作,“在忙于家庭琐事时憎恨着生活的乏味。在伏案写作时愧悚于未尽主妇母亲之职”。在矛盾中,她曾写过三个英文长篇,因文字不够熟练、组织得不够严谨,而未能完成。

  1960年起,她开始搁笔多年的文学创作,追寻记忆中童年的浙东家乡,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梦回青河》。这篇小说先在台湾《皇冠》杂志连载,1963年全书出版后又再版6次,不但被台湾的广播电台采用为小说连播,还被香港邵氏公司购得电影制作权。

  《梦回青河》的成功,使她暂时放弃了英文写作,一本连一本的中文作品接踵问世。1981年,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辑其作品出版《梨华作品集》(十四卷),除了回国观感散文外,这些作品表现的都是中国留美学生、或美籍华人家庭,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在美国生活的形形色色。事业的成败、婚姻的好坏、对异国生活的适应、对乡土的怀恋和对下一代的安排。

  因为她最早写旅美留学生这个特定题材,作品既多且精,影响甚大,所以被誉为“留学生小说的鼻祖”。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於梨华描写留美华人作品中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长篇小说”。写成于她到美国13年后的1966年,次年出版即获得台湾该年的佳新最佳小说奖。该书在台湾征信新闻报“人间”版连载三个月后,即被台湾和香港的评论家认为是一部 “感人最深、给读者影响最大的作品”,“於梨华女士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那种‘彷徨迷惘没有根的记录’”。

  从此,“没有根的一代”成为流行的专有名词,《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成为台湾留美学生的必读书。

  今年4月,於梨华的新作《彼岸》出版。白先勇曾经说,於梨华的作品是“放逐者之歌”,一生都在寻找“根”的於梨华,在78岁高龄以文学之笔为读者呈现了她精神深处的彼岸的世界。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