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演艺界5月18日在法拉盛购物中心外的赈灾义演上动情歌唱。(美国《世界日报》/吴钢 摄)

皇后社区学院的华裔学生张千金(左二)和Susie王(左三)5月18日参加纽约华人社团联席会组织的募捐活动,在法拉盛图书馆前志愿为四川震灾募款。(美国《世界日报》/吴钢 摄)
跟每个家在四川、但家人幸而无恙的纽约华人一样,地震爆发后,我也经历了从不知何事、到惊恐万分、到致电家人之后得知平安的悲喜交集的过程。但这释然仅仅持续了一小段时间,当在网络上看到家乡的死亡人数不断上升,看到一幕幕浩劫之后的悲惨场景之后,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这才体会到,我们以前经常看到非洲种族屠杀、缅甸风灾、伊拉克战争是什么样的感觉。因为相去甚远,因为互不相识,于是每天看到那些新闻似乎已经麻木。而家乡一旦受灾,感受完全不同。所谓切肤之痛,恐怕也要真正与你相关,血肉相连,才能体会得到吧。
感动于中国军人不顾安危或步行或空降奔赴救灾前线,医务人员显示白衣天使的天职,成都重庆民众开自己的车去加入救灾,中国其它城市的人踊跃献血,我也问自己,“能为家乡受灾的人们做点什么呢?”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首先想到的是尽自己的义务,能飞赴灾区第一线,向外界传出交通中断通信中断的重灾区受灾的真相,也想记录中国政府、军队和群众团结一致从死神手中救援幸存者的可歌可泣的精神。
可惜,灾区远在天边。在这大后方,我只有干着急。能聊表心意的,就只有捐上一点钱,希望为救灾或灾后重建家园能帮上一点忙了。
让我感动的是,心系灾区的纽约华人绝对不仅仅是四川的老乡。所有的华人,不管是大陆的北京、上海,还是香港、台湾,还是东南亚的华人,所有的海内外华人,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在关心受灾的同胞。
也许我把受灾的四川人都当做了自家人,所以每每看到纽约华人伸出援助之手,我总是心存感激。
侨团在街头募捐,我看到一个个普通的路人,慷慨解囊,却不愿对媒体炫耀自己,埋头匆匆而过。我感动地将镜头对准这一张张可爱的脸,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匆匆过客,有着金子般的心。
这几天时常下雨,连日来每天坚持在街头募捐的华人联席会等侨团、慈济会、基督活水礼拜堂等组织的义工却仍旧冒雨募款,我也用镜头继续记录他们的身影。
为救灾而出钱出力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商界、侨界、演艺界、普通百姓,关注灾区、声援灾区的故事每天都在继续。显示出一个民族愈经大难而愈发坚定的巨大凝聚力。
救灾还在继续,伤亡还在增加。我深深为家乡的亲人们祈祷,我也将继续记录灾后涌现的超越国际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