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海外生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我国参与海外农业开发的机遇与对策
来源:     2009-9-2 11:14:00
 
 我国参与海外农业开发的机遇与对策

  弥补我国人均农业资源不足,缓解农产品供求紧张压力,保障战略性农产品供应,增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力,必须重视并实施海外农业开发。目前我国海外农业开发还明显滞后,应以资本运作为主要方式,以建立海外农业基地为重要内容,以控制国际农产品物流渠道为关键环节,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海外农业开发活动。
 
 

  ■张云华

  一、我国参与海外农业开发的动因与机遇

  (一)农产品供求长期趋紧是海外农业开发的根本动因

  全球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推进、工业对农产品的多元化需求导致对农产品需求旺盛,农产品供给压力加大。全球粮食需求一直在快速增加。1993/1994年度,全球粮食需求为17.49亿吨,到2005/2006年度达到20.31亿吨。以后需求一直维持在20亿吨以上。近几年来,生物质能源发展速度加快,生物质能源工业对玉米、大豆等粮食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世界粮食需求增长明显加快。2004/2005年度至2007/2008年度,粮食需求年均增长达到2.2%,远远高于前4年度1.3%的增长速度。1999/2000年度至2007/2008年度的9个年度中,除了2004/2005年度的全球粮食产量高于总需求外,其他8个年度都是产不足需。未来农产品生产及消费与能源工业的联动性越来越强,生物质能源工业与人争地、与人争粮的格局已经形成并将长期持续,全球农产品供求紧张及价格上扬情况也将持续存在。

  国际上任何一个农产品生产及消费大国都会对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供求产生重要影响,而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供求的较大变动也会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农产品供求长期趋紧、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扬为海外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带来巨大的投资空间和贸易利润。由于农产品需求旺盛、与能源供求及价格的联动性、农产品供求的国际性、价格的上涨性在长期内不会改变,所以海外农业开发的机会也将长期存在。

  (二)我国人均农业资源稀缺是海外农业开发的重要动力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水资源占有量不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的比较劣势,也是我国海外农业开发的背景条件。耕地和水资源是维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我国人均耕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近十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对土地的粗放利用,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10年间减少了1.24亿亩,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发展。我国不仅耕地资源不足,而且中低产田面积约占耕地总量的2/3,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6%,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紧缺,对农产品增产的制约日益趋紧。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严重偏低。据《200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06年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533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水平的1/4。我国总用水量579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63.2%。我国水资源还存在时空分配极不均衡的特点。目前中国的粮食调出省份主要在北方,但北方的缺水状况非常严重。

  与我国农业资源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国家农业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巨大。例如巴西农业资源条件极好,80%的地区属于热带地区,水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4%左右。可供农业耕作的土地面积1.6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9.74%,目前,实际已耕用土地0.62亿公顷,尚有待开发可利用的土地1.06亿公顷。莫桑比克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大豆、玉米等作物大面积机械化耕作,现农业播种面积约510万公顷,仅占3600万公顷可耕地面积的14%,有较大开发空间。赞比亚土地资源丰富,雨水充沛,可耕地4200万公顷,仅开发了14%。俄罗斯虽然气候较冷,但土地资源丰富,降雨充沛,农业条件良好,农用地约5000万公顷,其中耕地2665万公顷,而且约1/3的耕地废弃。

  鉴于我国农业资源较为紧缺而许多国家农业资源较为富余的对比,我国有极大的需求和动力进行海外农业开发,充分利用国外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等自然优势。

  (三)保障我国重要稀缺农产品的供应是海外农业开发的重要使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内生产满足对农产品的需求。我国有一些重要的、战略性的农产品比较稀缺,主要依靠进口。目前天然橡胶已成为我国继石油、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料之后又一大宗紧缺战略性物资。2008年我国天然橡胶消耗量逾253万吨,而进口天然橡胶168万吨,近七成靠进口。国内轮胎企业所需橡胶原料中70%的天然橡胶和40%的合成橡胶仍依赖进口。据预测,2010年、2020年我国天然橡胶需求量将达到235万吨和279万吨,而同期国内的供给量预计仅分别为72万吨和90万吨。随着我国肉类需求的增加,未来我国肉类进口也将增加。据美国食品与农业政策研究所预测,到2017年,我国牛肉、猪肉和鸡肉这三大类肉类净进口量将分别为66.6万吨、16.3万吨和69.2万吨。据该机构预测,未来我国也将成为玉米净进口国。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连年大量增加,并已经占总供给量的60%以上。当前和今后,我国如此众多重要战略性农产品大量依靠进口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实施海外农业开发战略。

  (四)增强我国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是海外农业开发的要求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然而,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却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国际大宗农产品商品缺乏定价权。大豆加工产业被外资垄断控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未来的高端农产品加工行业、市场贸易也可能面临类似的境况。跨国大粮商拥有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供给,控制着全世界的大豆贸易。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但国际粮商却决定着大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定价权。目前,A(ADM)、B(邦基)、C(嘉吉)、D(路易达孚)四大跨国公司已垄断了我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我国约70%的油脂加工厂是外资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已实实在在垄断我国大豆行业,我国大豆行业在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更进一步地说,从2008年开始,我国关于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已结束,继控制我国大豆和植物油市场之后,国际粮商和跨国公司正在向我国粮食流通和加工领域进军,意在取得我国粮食流通控制权和粮价定价权。近几年,在大豆、糖、天然橡胶、棉花等大宗农产品进口领域,“中国需要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而在此方面,我国大型粮商只能做个配角,没有能力和条件发挥我国在众多农产品领域作为最大消费国和最大进口国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利益也就难以保障。实施积极主动的海外农业开发战略,支持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各类资本走向海外,从事农业开发和农产品资本运作,将有利于扩大我国企业和资本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力,抗衡国际粮商和资本对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和价格的控制。

  二、我国参与海外农业开发的现状

  总体上看,我国海外农业开发明显滞后,规模小,强度弱,走出去的企业少,在海外农业开发中成规模、有品牌的企业更少。我国虽然有50多年的农业对外援助历史和20多年的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历史,但已有的海外农业投资合作主要是政府间的、半合作半市场化的开发方式,且规模不大,盈利能力不强,项目自身的可持续性不足。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对外援建农业类成套项目212个,累计对外投资仅为6.73亿美元。对非洲地区、拉美地区、亚洲及周边地区的农业投资额也仅3亿美元,共设立企业99家。这与我国农产品消费大国、进口大国的地位极不匹配。

  我国远洋渔业算是比较成功的“走出去”的典范。我国有远洋渔业企业89家,远洋渔船约2000艘,近4万人在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公海以及32个国家的渔业专署区进行合作开发。2005年境外捕捞水产品140多万吨,总产值100多亿元,我国已跻身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行列。近几年来,我国农垦系统企业利用其产业化、规模化优势,资金、技术实力,以及政府部门支持和对外合作便利,在海外农业开发方面也走在前列。广东农垦橡胶集团已在泰国建有两个工厂,可年产18万吨橡胶,第三个厂正在兴建;在马拉西亚建有一个工厂,已租赁10万亩胶园,并且参与了马来西亚“九五”计划中发展橡胶产业的一个20万亩胶园项目,由马拉西亚政府、广东农垦橡胶集团、其他私人各出资80%、10%和10%,种植橡胶全部交由广东农垦橡胶集团加工处理。黑龙江农垦2004年开始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地种粮,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了63万亩,同时还投资建立了叶面肥加工厂,延伸了海外开发的广度。中纺粮油集团和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对在巴西等国投资大豆的物流仓储、租地买地种植也有意向,并参与了国家开发银行制定的支持大豆产业“走出去”的战略规划。此外,一些有国际农业投资眼光的民营企业家也把投资方向对准了海外农业开发。浙江一位过去做皮革生意的企业家已在巴西买地1.8万公顷用以种植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其短期目标是在巴西买5万公顷耕地,长远目标是100万公顷。另一位在非洲从事通讯业务的企业家也看中了非洲大片未开垦耕地的前景,并已与苏丹的政府部门接触,计划先租种1万公顷耕地。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海外开发、农业企业“走出去”实际上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

  三、我国参与海外农业开发的总体思路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业对外援助和投资合作中,农业、商务、外交等部门对于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已奠定了我国在非洲、南美洲、亚洲及周边地区良好的农业开发基础。然而,在市场化的海外农业开发方面,国家虽然提出了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但具体的、实质性的支持政策少,今后我国仍需要进一步增强政策支持与服务,为农业企业走向海外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资本运作是海外农业开发的主要方式

  无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的直接投资,还是对农产品企业、行业、市场的间接控制,资本都将会是未来海外农业开发的主角,资本运作将在农产品投资和贸易中发挥主导作用。在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中,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的地位和重要性将毫无疑问地超越前二者,成为最为主要的要素,并成为控制、主导土地及劳动力的首要要素。相应地,通过资本运作也就成为主导农产品投资和贸易的主渠道。一方面,在国际农产品生产、加工及贸易领域,通过参股、控制农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方式,可以快速实现对某一个农产品企业的参与或控制,实现对某一个行业的进入,从而获取该企业或行业的利润。另一方面,在国际农产品现货和期货市场上,通过投资买卖、投机炒作等方式,资本可以操纵、控制某种产品、某个领域的市场供应和价格,从而谋取高额回报。当前,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及期货市场上,通过资本运作呼风唤雨的公司已不乏先例、不在少数。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领域的投资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上的直接投资,间接的资本运作也在大行其道,且获益不菲。

  (二)建立国外生产基地是海外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

  从国际农业资源的分布来看,非洲、巴西、阿根廷、俄罗斯、东南亚、中亚等地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增产潜力很大。在双方政府的支持下,对这些国家进行农业投资的潜力非常大。在这些国家生产的农产品,当我国国内农产品供应紧张时,可以将农产品运回国内,增加国内供给。在当地供求关系紧张时,也可就地销售,增加当地供给,相应地就增加了国际供给,而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常重要。总体来看,这一方面的投资潜力远远没有得到释放。为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实施这种投资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与我国有良好政治经济关系的国家投资,以获得东道国的支持;二是选择政治局势稳定的国家进行投资,避免政治动荡影响投资贸易;三是在资本实力较强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国家投资,分散经济风险。

  (三)控制国际农产品物流渠道是海外农业开发的关键环节

  我国一些行业之所以出现被外资控制的情况,关键在于我国缺乏自己的进出口渠道控制能力和定价权。如果能够筹集大量资金投资于国际物流,建立起自己能够控制的进出口渠道,将对稳定国内生产、避免国内价格的大起大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而且比较容易得到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从长远来看,获利能力也非常强。如果有足够的投资能力,可以考虑自己投资建立完整的国际农产品物流体系,或者收购、控股国际农产品物流企业。目前,中国能够充分利用的外汇储备较多,国内资金动员能力也很强,如果国内的金融资本和物流业能够联合起来,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四、全面提升我国参与海外农业开发水平的建议

  (一)统筹规划海外农业投资战略,加快对外投资立法进度

  在国家层面,应及早统筹规划海外农业投资,将海外农业投资作为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国际合作、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海外投资环境。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农业部、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等10部门,已成立了农业“走出去”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部门工作机制,这为统筹规划海外农业投资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投资战略中应在融资、补贴、技术服务、税收、外交等方面全面部署支持政策。

  随着对外投资活动的增多,我国已有的些许管理条例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保护对外投资主体利益、规范对外投资行为、明确支持和监管职责,我国迫切需要加快制定《对外投资法》的步伐,正确鼓励和引导对外投资活动。

  (二)制定特别融资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在企业急需的融资方面,央行和银监会应考虑到海外农业投资企业的特殊性,在抵质押、银行风险金提取等方面区别性地制定此类企业的融资政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在对此类企业已有的融资支持基础上,增加对这些企业融资需求的供给,积极设计业务品种和模式,支持对各类企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贷款,为海外农业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国企业也应积极利用国际金融公司(IFC)等国际金融机构在非洲等地的项目支持,争取更多渠道的金融支持。

  (三)制订财政支持政策,出台税收优惠条例

  在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方面,财政、税务、商务、农业、发展改革等部门应协同出台海外农业开发企业的支持政策,加大海外农业投资支持力度,设立海外农业投资基金,用于农业技术输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备等方面,利用财政和税收手段引导企业投资海外农业、实行跨国经营。依据对保障我国战略性、稀缺性农产品供应的贡献,拟定对农业投资企业的补贴政策。在所得税、进出口税等税种上出台税收优惠条例,避免重复征税。

  (四)完善外交和商务服务平台,积极利用海外优惠政策

  在外交和商务合作方面,外交和商务部门应利用多年来在对外交流和合作中积累的资源和优势,为海外农业投资企业建立交流和服务的平台,为其排忧解难。在重要的海外农业开发国家,应加强驻外农业机构的力量,参照美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处的模式,在驻外使馆设立专门的负责部门,派驻农业参赞。

  为了解决当地人民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应问题,非洲许多国家都愿意吸引外资进入其农业领域,并且制定了一些土地租赁、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我驻非外交和商务机构应搜集整理非洲各国吸引农业外资的优惠政策,建立优惠政策信息服务网络,向国内产业界公开这些优惠政策,主动为中国企业海外农业投资牵线搭桥,提供投资渠道,以便我企业充分利用非洲引进农业外资的优惠政策。同时,驻非外交和商务机构还应主动与非洲国家政府部门沟通,为我企业投资非洲农业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

  (五)利用我国外汇储备,开辟外汇投资渠道

  中投公司可以将海外农业开发作为其投资的一个主要内容,既有利于投资配置和利益来源的多元化,又有利于保证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应和稳定。可以直接投资于租买耕地、物流设施、国外公司等,也可以与其他国有、民营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资本运作。我国国家主权基金可以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合作,利用其成熟的国际管理经验,为我国海外农业投资开发开辟渠道及提供保障。

  (六)建立海外农业投资风险基金,开发海外投资保险业务

  由于海外农业投资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不确定性,国家财政可以考虑建立海外农业投资风险基金,为海外农业投资企业尤其是我国特别鼓励的产业投资提供风险规避渠道。风险基金可以直接补贴海外投资企业,也可以补贴从事海外业务的保险公司。随着对外投资活动的增多,国家应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鼓励我国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开发海外投资保险业务,为海外农业投资企业提供保险屏障。

  (七)遵守国际惯例,尊重国际法规

  在海外投资及政策支持上,需要注意遵守国际惯例和WTO规则。同时,也应根据我国对外投资需要和利益,积极参与制定和影响国际投资及贸易规则,而非简单遵守以往惯例或由其他经济大国主导制定的规则。其他国家在政治、文化、宗教、习俗、法律等方面与我国差异极大,在海外农业投资活动中,应尊重各国相关法规和政策,尊重其文化和习俗。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