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海外生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海外媒体:金融危机催生中美关系"新时代"
来源:     2009-2-25 9:15:00
 
 在华盛顿必须应对不断增长的债务问题之际,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2日要求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如今中国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者。

  2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希拉里对华推销美国债
  据法国《巴黎人报》网站2月22日报道,希拉里在即将离开北京前对记者说,"我认为,中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继续投资美国国债,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中国承认我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因而继续支持美国国债"。
  希拉里说:"如果我们不能重振经济,这将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她强调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如此之紧密"。
  中国继续投资美国国债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它将使美国可以实施其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庞大经济振兴计划。 从中国方面看,在中国经济增长之传统动力---对外出口因经济危机影响而大幅下滑时,中国也非常需要美国市场。
  中美两国"相救如左右手"
  香港《太阳报》2月23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中美新时代:相救如左右手",摘要如下。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亚洲行以中国为终点,也是重点。 她首站到日本,只是给日本面子,并且锁牢这个亚洲盟国。 但是,确定她未来四年外交框架支柱的,毫无疑问是中国。 希拉里在北京宣示,现在是两国"积极合作"的"新时代"的开始。 这个"新时代",是她也是奥巴马政府对未来美中关系的定位,也是她工作的方向。
  对于这个新时代,美国的定义是"积极合作",中国的定义呢?恐怕是温家宝的话较耐人寻味:同舟共济,相救如左右手。
  以"积极合作"新时代定位美中关系,无疑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大转变。 北京对于克林顿和布什两位美国总统都是"不打不成交"。 那时,北京领导人对于新的美国总统上任,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打好防御战。 如今,奥巴马政府一来就是"积极合作",这不能不说是中美关系发展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为什么有这样重大的变化?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还是金融海啸。 希拉里说:"中美历届政府都在人权问题上争执不下,我们也会继续施压,但这不能妨碍处理全球经济危机等议题。 "这应是一个注脚。
  事实上,希拉里访华的最大成果是得到中方承诺,对美债有信心。 有信心,这是外交语言,实际是持有美国国债近7000亿美元的中国,承诺继续购买美债。 希拉里的成果使奥巴马政府吃了定心丸。
  金融海啸使美国对华的依存度大大增加,同样,中国经济回升也有赖美国的复苏,相救如左右手,这是新时代来临的本质基础。
  美国承认中国的重要性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2月22日发表文章,题目是"新的两极?"摘要如下。
  希拉里?克林顿对中国的访问,表明了美国新政府明确承认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全球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消除了外界关于华盛顿在美中关系中会采取什么立场的疑问,平息了中国的忧虑。
  中国一直对民主党执政存在戒备心理,因为至少在执政之初,民主党总是在台湾、西藏和人权等敏感的涉华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 但希拉里的态度再明确不过了,那就是人权问题不能为其他更重要的问题蒙上阴影。 中国欢迎这样一种表态。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4月份的伦敦20国集团峰会期间会晤,这次对话意味着不能再对中国指手画脚,并不是因为中国有拒绝听建议的政治意愿,而是因为中国全球重要性的提升使其不必听任别人来告诉自己该怎么做。
  在送别希拉里的同时,中国也在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几周来对世界各地的访问成果进行总结。 中国的积极外交预示着中国的全球战略将实现质的飞跃。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